明漪楼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明漪楼原文

重楼俯琳沼,石基近水裔。

鸢鱼玩几上,波澜挹窗际。

兹来冻未消,前趣姑且置。

动静互为根,春工况已试。

微风冰镜表,觉有明漪意。

诗词问答

问:明漪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明漪楼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六

参考注释

重楼

(1).层楼。《荀子·赋》:“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南朝 梁 何逊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中出。” 宋 苏轼 《永安宫》诗:“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 晋 府初经兵燹,虽重楼叠阁,而栋折垣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

(2).道教语。喉咙的别名。《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楼。”参见“ 重环 ”。

(3).黄精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黄精》。

水裔

水边。《楚辞·九歌·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洪兴祖 补注:“裔,边也,末也。” 宋 苏辙 《黄楼赋》:“栖流枿於乔木,遗枯蚌於水裔。”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凝霜飞水裔,回飈荡微澜。”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所谓世界不直进,常曲折如螺旋, * 小波,起伏万状,进退久之而达水裔。”

鸢鱼

见“ 鳶飞鱼跃 ”。

波澜

(1) * 浪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多用于比喻

文章波澜起伏

未消

不用,不要。《朱子语类》卷六五:“向前便是阳,纔收退便是阴;意思纔动便是阳,纔静便是阴。未消别看,只是一动一静便是阴阳。”《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只听得林子内大喊一声,叫道:‘ 紫金山 三百个好汉且未消出来,恐怕諕了小员外共小娘子!’”

姑且

(1)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暂且如此,带有暂作某种让步的意思,或说明在不得已情况下,只好这样,相当于“暂且”、“先”

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一件小事》

(2) 用于暂时的目的和满足暂时的需要

这个意见姑且保留

动静

(1) 指动作或说话发出的声音

(2) 消息;情况

牢城营里都没有动静。——《水浒传》

春工

春季造化万物之工。 唐 张碧 《游春引》诗之三:“万汇俱含造化恩,见我春工无私理。” 宋 柳永 《剔银灯》词:“何事春工用意,绣画出,万红千翠。” 元 姚燧 《新水令·冬怨》套曲:“梅花一夜漏春工,隔纱窗暗香时送。” 明 杨慎 《雁来红赋》:“兹微生兮秋颖,乃借荣於春工。”

微风

(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冰镜

(1).河水结冰,光亮如镜。 唐 孟郊 《古意》诗:“无信反增愁,愁心缘 陇 头;愿君如 陇 水,冰镜水还流。”

(2).指月亮。 宋 孔平仲 《八月十六日翫月》诗:“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只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 元 杨载 《夏夜对月》诗:“安得泛舟江海上,坐观冰镜落沧波。”

(3).指明亮的眼睛。 清 李渔 《风筝误·艰配》:“试看那假 西施 卖弄他香温玉软,儘有那蠢 登徒 为着他意惹情牵,怎当俺冰镜双悬,能别媸妍。”

有明

指 明 朝。有,词头。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仲子 乃尽閲 有明 之文,得其指归,洞彻其底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