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兄平原诗

作者:陆云 朝代:魏晋

答兄平原诗原文

悠悠涂可极。
别促怨会长。
衔思恋行迈。
兴言在临觞。
南津有绝济。
北渚无河梁。
神往同逝感。
形留悲参商。
衡轨若殊迹。
牵牛非服箱。

诗词问答

问:答兄平原诗的作者是谁?答:陆云
问:答兄平原诗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陆云的名句有哪些?答:陆云名句大全

陆云答兄平原诗书法欣赏

陆云答兄平原诗书法作品欣赏
答兄平原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会长

某些团体、组织的领导人。 刘揆一 《黄兴传记》:“创立 华兴会 省垣 连陞街 机关部,公被举为会长。” 章炳麟 《兴浙会章程》:“本会拟设会长二人,会董二人,皆以平等相待。会长必取博综古今、通达经济者。” 沙汀 《防空》:“那老头子一生从没有闲散过,就在暮年,他还是在农会会长的位置上咽气的。”

思恋

想念,怀念

思恋故国

行迈

行走不止;远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马瑞辰 通释:“迈亦为行,对行言,则为远行。行迈连言,犹《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也。” 汉 王充 《论衡·指瑞》:“实者驎至,无所为来,常有之物也,行迈 鲁 泽之中,而 鲁国 见其物遭获之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悠悠念行迈,慊慊怀所懽。” 周咏康 《杂诗》:“行迈多伤感,凄愴理素琴,一弹再三嘆,哀响入云岑。”参见“ 行行 ”。

兴言

(1).语助词。《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兴言出宿。” 马瑞辰 通释:“兴言犹云薄言,皆语词也。”《隋书·高祖纪下》:“但四海百姓,衣食不丰,教化政刑,犹未尽善,兴言念此,唯以留恨。”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引 唐睿宗 诏:“ 苏安恒 文学立身,鯁直成操……奄从非命,兴言軫悼,用惻于怀,可赠諫议大夫。” 宋 王禹偁 《让西京留守表》之三:“且三千贯恩俸金,数百家之赋调,夺其膏血,奉此衰残。虽曰优臣以恩,乃是速臣之死,兴言及此,苟活何为。” 清 黄宗羲 《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督师不能用将,何名督师。兴言及此,督将之肉其足食乎!”

(2).指告谕。 晋 左思 《魏都赋》:“圣武兴言,将曜威灵。”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王于兴言,阐肄威稜。”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陛下所以负扆兴言,思清敝俗者也。”

(3).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晋 陆云 《答兄机》诗:“衔思恋行迈,兴言在临觴。” 明 杨慎 《圣泉篇赠韩石溪》诗:“荒涂欣良会,兴言遂成篇。”

临觞

犹言面对着酒。觞,酒杯。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左右惟僕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觴而叹息也。” 晋 陆机 《短歌行》:“置酒高堂,悲歌临觴。”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七:“临觴忽不饮,忆我平生欢。” 宋 苏轼 《劝履常饮》诗:“我本不畏酒,临觴未尝诉。” 苏曼殊 《燕子龛随笔》引 刘三 诗:“记得临觴呜咽,忽忽三日魂销。”

北渚

北面的水涯。《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騖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 注:“渚,水涯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 南朝 梁 江淹 《王徵君养疾》诗:“北渚有帝子,荡瀁不可期。” 宋 陆游 《北渚》诗:“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河梁

(1).桥梁。《列子·说符》:“ 孔子 自 卫 反 鲁 ,息驾乎河梁而观焉。”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南津有絶济,北渚无河梁。”

(2).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三:“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后因以“河梁”借指送别之地。 南朝 齐 王融 《别萧谘议》诗:“徘徊将所爱,惜别在河梁。” 宋 叶适 《送宋知录》诗:“与子比邻计未疎,河梁新驾月明初。”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送别临河梁,暮凉怯綃縠。”

神往

心中向往

心驰神往

参商

参星与商星。两星不同时在天空出现,因以比喻亲友分隔两地不得相见,也比喻人与人感情不和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 杜甫《赠卫八处处士》

牵牛

(1) 一种旧大陆热带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 Pharbitis nil ),具短毛,叶心脏形,通常三裂,花漏斗形,淡红、蓝色、浅紫色或白色

(2) 牵牛星的俗称

非服

(1).谓非分取得的官爵、职位。《后汉书·桓荣丁鸿传论》:“至夫 邓彪 、 刘愷 ,让其弟以取义,使弟受非服而己厚其名,於义不亦薄乎?” 李贤 注:“弟不当袭爵,故言非服。”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不以尊豪轻絶物命,不使不肖窃假非服。”

(2).用为不称职的谦词。 晋 庾亮 《上疏乞骸骨》:“阶缘戚属,累忝非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