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戏鸿堂柳公权兰亭诗帖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戏鸿堂柳公权兰亭诗帖原文

虞褚兰亭意早茫,何来柳帖戏鸿堂。

刻工未必能知字,片石居然有断章。

说项祗因模自董,补王恰似得其羊。

阅年二百已漫漶,重拓嗤斯图久长。

诗词问答

问:题戏鸿堂柳公权兰亭诗帖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戏鸿堂柳公权兰亭诗帖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戏鸿堂柳公权兰亭诗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一

2. 虞世南褚遂良所临兰亭序并流传刻石已艰致其真迹则藏内府公权此帖虽刻入戏鸿堂而已漫漶至墨迹亦不可考也

参考注释

虞褚

指 唐 代书法家 虞世南 与 褚遂良 。《旧唐书·薛稷传》:“ 稷 外祖 魏徵 家富图籍,多有 虞 褚 旧跡, 稷 鋭精模倣,笔态遒丽,当时无及之者。” 唐 张说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公善於草隶,妙絶时人,以笔意传次子 华 及甥 河东 薛稷 ,世称前有 虞 褚 ,后有 薛 魏 。”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性獧慧,赋诗輙工,尤长近体七言。作书得 虞 褚 法。”

兰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西南之 兰渚山 上。 东晋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谢安 等同游于此, 羲之 作《兰亭集序》。

(2).指《兰亭帖》。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序》:“比获《兰亭》之书,世情观之,未若野人之块,不闕於世,在世为无用之物,苟适余意,於余则有用已多。” 宋 陆游 《太平时》词:“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仪 《<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南宋 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后归 贾平章 。” 郁达夫 《寄映霞》诗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传,苦无椽笔写《兰亭》。”

(3).见“ 兰亭春 ”。

戏鸿

见“ 戏鸿堂帖 ”。

刻工

(1).指从事雕版的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大约刻工是不专属于某一纸店的,正如来札所测,不过即使专属, 中国 也竟可糊涂到不知其真姓名。”

(2).雕版的技术。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我的意见,以为刻工粗拙者也可以收入一点。”

未必

不一定;不见得

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清· 刘开《问说》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

他未必去北京

片石

(1).孤石;一块石头。 唐 李颀 《题璿公山池》诗:“片石孤峯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禪心。”《新五代史·唐庄宗皇后刘氏传》:“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 常山 之人,皆鱼鱉也。”

(2).指石碑。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先圣先师各有片石鐫 宋 初名臣所为赞。” 清 吴伟业 《春日小园即席次白林九明府韵》:“新诗片石留题在,採蕨烹葵数往还。”

(3).指片状的石料。 滕代远 《为降低工程造价而奋斗》:“在隧道设计上,边墙衬砌用的料石,应以片石来代替。”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这么重的担子,他居然挑着走了二十里

断章

(1).截取诗文中的一章一段。《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杜预 注:“譬如赋诗取其一章而已。”

(2).诗文的一章一段。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囀而一一皆圆。”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一》:“ 韩子苍 在 海陵 ,送 葛亚卿 诗断章云:‘今日一盃愁送春,明日一盃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 桃源 问归路。’”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一》:“作诗者未必有意于是, 孔子 取其有会於吾心耳。 孔子 之于诗有断章之取也。”

(3).划分章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断章有检,积句不恒。”

(4).诗文的结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若夫絶笔断章,譬乘舟之振楫;会词切理,如引轡以挥鞭。克终底绩,寄深写远。”

(5).指断代史。对通史而言。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汉书》断章,事终 新 室。”

说项

唐代杨敬之看重斯项,赠诗有“平生不解 * 善,到处逢人说斯项”的句子。后来用“说项”指替人说好话或说情

向人恐说项,何地可依 刘?—— 明· 张羽静《寄刘仲鼎山长》

他觉得这样的事,让万宝泉前去说项,就不够分量。—— 胡考《上海滩》

恰似

正如;恰如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一朵。——徐志摩《沙扬那拉》

阅年

经历年岁。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徒跋涉以閲年兮,岂王事之匪躬。”

漫漶

(1).模糊不可辨别。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於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甎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元 张可久 《红绣鞋·题惠山寺》曲:“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旧刻漫漶看新碑。” 清 袁枚 《新齐谐·孔林古墓》:“竹简数十页,若有蝌蚪文者,取视成灰。鼎俎尊彝之属,亦多破缺漫漶。” 何其芳 《独语》:“有一所落寞的古老的屋子,画壁漫漶,阶石上铺着白藓。”

(2).犹迷茫不清。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五:“今世学者但知 镐京 之为 西周 ,东迁之为 东周 而已。若 敬王 之迁 成周 ,固已漫漶;其於两 周公 之 东 、 西周 ,则自非熟於考古者,盖茫不知其所以也。” 元 谢应芳 《辨惑论》:“予蚤岁见王者为亲戚祀神,吐鄙俚之词,徼漫漶之福,輒羞赧去之。” 清 金农 《怀人绝句》之二十:“七年不见 朱循吏 ,往事漫漶如埽尘。”

久长

长久

岂非计久长。——《战国策·赵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