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毕汤巩方三君再用前韵复酬一首

作者:苏籀 朝代:宋代

原文

妙啜龙团啬少分,宝薰婆律靳多闻。
泥封謄识遵程度,棘刺围藩按惠文。
挼菊骚人宁避雨,登楼朝彦气摩云。
兰堂锦瑟笙簧闹,嬉笑啁讴共惜醺。

诗词问答

问:《事毕汤巩方三君再用前韵复酬一首》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籀的名句有哪些?答:苏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龙团

(1). 宋 代贡茶名。饼状,上有龙纹,故称。 宋 张舜民 《画墁录》卷一:“先 丁晋公 为 福建 转运使,始製为凤团,后又为龙团,贡不过四十饼,专拟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之而未尝见也。” 元 陈德和 《落梅风·雪中十事·陶穀烹茶》曲:“龙团细,蟹眼肥,竹炉红小窗清致。” 清 吴伟业 《新翻子夜歌》之四:“龙团与羊酪,相逢土风异。”

(2).盘龙纹饰。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朝服龙团》:“定制:惟皇上御服朝衣於腰阑下前后绣龙团各四,诸王以下皆用素缎数则,以为辨别。”

婆律

香名。即龙脑香,亦名冰片。 宋 苏轼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及新合印香银篆盘为寿》诗:“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脐柏所薰。” 宋 陆游 《秋日焚香读书戏作》诗:“婆律一銖能敌国,水沉盈握有兼斤。”

多闻

见多识广

博学多闻不是一件坏事

泥封

古人封信函,多在绳结处用泥封上,加盖印章,故称

程度

(1) :指一切知识道德、能力、技巧、事物等高下的层次

文化程度

(2) 事物发展变化达到的状况

专心致志,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棘刺

泛指动植物体表的针状物

惠文

(1).即惠文冠。 晋 傅咸 《赠何劭王济》诗:“金璫缀惠文,煌煌发令姿。”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鱟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

(2).为法冠“ 柱后惠文 ”的省称,因以指代法禁。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送穆父》之一:“又触惠文江海去,快帆谁与挽令回。”参见“ 惠文冠 ”。

骚人

(1) 指诗人

骚人墨客

(2) 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李白《古风》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避雨

离开露天处或遮住以避免雨淋

登楼

(1).上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南楼中望所迟客》诗:“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宋 戴复古 《无策》诗:“老觉登楼懒,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们何不登楼一望。’”

(2).指 汉 末 王粲 避乱客 荆州 ,思归,作《登楼赋》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五:“羣盗哀 王粲 ,中年召 贾生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宋 陆游 《秋望》诗:“一樽莫恨盘飧薄,终胜登楼忆故乡。”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元 戴良 《怀宋庸庵》诗:“ 祖逖 念时空击檝, 仲宣 多难但登楼。”参见“ 登楼赋 ”。

(3).特指登上御楼,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仪式之一种。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二年三月》:“陛下还京,登楼肆赦,则天下之人,尽皆迁善远罪。”《宋史·礼志二十》:“﹝御楼肆赦﹞其日,刑部録诸囚以俟。驾还至 宣德门 内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楼御坐,枢密使、宣徽使侍立,仗卫如仪。”《宋史·乐志一》:“今郊祀礼毕,登楼肆赦,然后还宫。”《宋史·乐志二》:“皇帝归大次奏《定安》,登楼礼成奏《圣安》,驾回奏《采茨》。”

朝彦

朝廷的俊才。 晋 卢谌 《答魏子悌》诗:“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南史·颜延之传》:“ 武帝 亲幸,朝彦毕至。”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兰堂

芳洁的厅堂。厅堂的美称。《汉书·礼乐志》:“神之出,排玉房,周流杂,拔兰堂。”《文选·张衡<南都赋>》:“揖让而升,宴于兰堂。” 吕延济 注:“兰者,取其芬芳也。” 南唐 冯延巳 《应天长》词之五:“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明 高启 《采香径》诗:“抱筐归蕙逕,焚鼎荐兰堂。”

锦瑟

漆有织锦纹的瑟。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何时詔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 仇兆鳌 注引《周礼乐器图》:“饰以寳玉者曰寳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明 无名氏 《霞笺记·逾墙得喜》:“朱楼里会娇娘,似春风燕子逢 刘盼 ,蹔醉佳人锦瑟旁。” 清 龚自珍 《浪淘沙·有寄》词:“我自低迷思锦瑟,谁怨琵琶?”

笙簧

(1).指笙。簧,笙中之 * 。《礼记·明堂位》:“ 垂 之和钟, 叔 之离磬, 女媧 之笙簧。” 郑玄 注:“笙簧,笙中之簧也…… 女媧 作笙簧。”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登 ( 孙登 )上峯,行且啸,如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 宋 张子野 《木兰花》词:“楼下雪飞楼上宴,歌咽笙簧声韵颤。”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听鸟语笙簧叠奏,看瑶阶绣茵初长。”

(2).指笙的乐音。 张素 《初至江南》诗:“山村隐图画,鸟语替笙簧。”

嬉笑

边笑边闹

远处传来了孩子们的嬉笑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