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总戎马恒斋诸君子登闾山·其一

作者:任洛 朝代:明代

原文

元戎小队骑相联,相约同登巨镇巅。

处处不传塞上火,家家喜种雨馀田。

岩花掩映供奇兴,禅窟巃嵷落半天。

渴饮寒泉甘且冽,尘襟一洗却忘还。

诗词问答

问:《同总戎马恒斋诸君子登闾山·其一》的作者是谁?答:任洛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任洛的名句有哪些?答:任洛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注释

元戎

主将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诗·小雅·六月》

不是元戎令,谁敢乱爬蹅。——《西游记》

小队

(1)

(2) 人数少的队伍

(3) 特指农业生产队

约同

约定在一起做某事

巨镇

(1).一方的主山。 南朝 梁 吴均 《八公山赋》:“若夫神基巨镇,而卓犖 荆河 。” 唐 李义府 《在巂州遥叙封禅》诗:“ 天齐 标巨镇, 日观 啟崇期。”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长川奔浑走一气,巨镇截嶭上赤霄。”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序》:“所至名山、巨镇、祠庙、伽蓝之跡,无不寻求。”

(2).强大的藩镇。 唐 白居易 《和渭北刘大夫借便秋遮虏寄朝中亲友》诗:“巨镇为邦屏,全材作国楨。” 明 王应麟 《通鉴地理通释·历代州域总叙中·宋二十二州》:“ 六朝 能保守 江 左,以强兵巨镇尽在 淮 南 荆 襄 间。”

(3).比喻强大而可以依靠的力量。 明 宋濂 《故嘉兴知府吕府君墓碑》:“是时, 永康 有 吕氏 ,隐若巨镇焉。”

处处

(1) 在各个地方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在各个方面

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3) 在所有地方

神州处处掀起建设祖国的浪潮

不传

不移动。《礼记·内则》:“父母舅姑之衣、衾、簟、蓆、枕、几不传。” 郑玄 注:“传,移也。”

不传习。《史记·五帝纪论》:“ 孔子 所传 宰予 问《五帝德》及《帝繫姓》,儒者或不传。” 司马贞 索隐:“二者皆非正经,故 汉 时儒者以为非圣人之言多不传学也。”

上火

(1) 生气,恼火

你先别上火,听我慢慢说

(2) 中医指大便干燥或鼻腔粘膜、口腔粘膜等发炎

家家

每户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衬托

云霞掩映。——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图画》

依稀掩映。——清· 林觉民《与妻书》

禅窟

即禅师窟。《北史·皇甫遐传》:“﹝ 遐 ﹞后遭母丧,乃庐於墓侧,负土为坟。復於墓南作一禪窟,阴雨则穿窟,晴霽则营墓。” 唐 张籍 《游襄阳山寺》诗:“薜荔侵禪窟,虾蟆占浴地。” 清 黄景仁 《恼花篇时寓法源寺》诗:“遽令禪窟变尘衖,晓鐘未打声隆隆。”参见“ 禪师窟 ”。

巃嵷

亦作“巄嵷”。见“ 巃嵸 ”。

半天

(1) 白天的一半

(2) 好长一会儿

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3) 空气中不直接毗连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体或液体的任一地点或区域

寒泉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莹心神。” 唐 王昌龄 《行路难诗》:“双丝作綆繫银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忠魂入梦》:“遂耸身投井死,土人义之,遂闭塞井,阑上加黄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宫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筑如平阜。”

(2).《诗·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诗序谓“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后世遂以“寒泉”为子女孝敬母亲的典故。《文选·潘岳<寡妇赋>》:“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餘音。” 吕向 注:“《诗》云:‘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孝子思养其亲,故览咏是篇而有遗叹。”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极兮,託彤管於遗咏。”参见“ 寒泉之思 ”。

(3).犹黄泉,九泉。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销;乌鸟之诚,俯寒泉而思咽。” 蒋清翊 注:“寒泉,今指黄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阳县 境内。 唐 元结 《寒泉铭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阳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无名称也,为其当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尘襟

世俗的胸襟。 唐 黄滔 《寄友人山居》诗:“茫茫名利内,何以拂尘襟。” 元 王德信 《集贤宾·退隐》套曲:“ * 香下帘清坐久,闲把那丝桐一奏,涤尘襟消尽了古今愁。” 谢无量 《春日寄怀马一浮》诗:“愿持千里意,聊为豁尘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