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调大侄南还

作者:方京 朝代:清代

送孟调大侄南还原文

相对疑梦寐,言别百愁生。

孤飞易为感,使我心魂惊。

聚散人生常,此别难为情。

尔我本一树,相期共枯荣。

尔今折枝条,芽肄何时萌。

沾润我本怀,老髦愿难行。

尔今返吴中,闭门守硁硁。

勉哉崇令德,努力以扬名。

取法不在远,祖父有遗型。

周亲我老矣,垂涕重丁宁。

诗词问答

问:送孟调大侄南还的作者是谁?答:方京
问:送孟调大侄南还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方京的名句有哪些?答:方京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2. 古意古音,勖之以正。

参考注释

相对

(1) 面对面;相向

大与小相对

(2) 非绝对的(跟“绝对”相对)

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3) 比较来说

相对不错

梦寐

睡梦;梦中

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三国演义》

心魂

心神,心灵。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百年信荏苒,何用苦心魂!” 宋 苏舜钦 《和菱溪石歌》:“画图突兀亦颇怪,张之屋壁惊心魂。” 清 顾贞观 《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曹靖华 《飞花集·洱海一枝春》:“尤其是大红的茶花,老远就把人的眼睛,人的心魂都吸引住了。”

散人

(1).平庸无用的人。《墨子·非儒下》:“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庄子·人间世》:“ 匠石 归,櫟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2).不为世用的人;闲散自在的人。 唐 陆龟蒙 《江湖散人传》:“散人者,散诞之人也。心散、意散、形散、神散,既无覊限,为时之怪民,束於礼乐者外之曰:‘此散人也。’” 宋 司马光 《和宇文公南途中见寄》:“深慙白首恋微禄,不向青山为散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云水散人,拙於应对,不如避之为佳。”

难为情

害羞,脸面不好看;情面上过不去

众目睽睽之下,她倒有点难为情

相期

期待;相约。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宋 王安石 《送孙立之赴广西》诗:“相期鼻目倾肝胆,谁伴溪山避网罗。” 清 侯方域 《太平仁义之效论》:“人臣之进説於其君者,有以王者之治相期者矣,有以霸者之治相期者矣。”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登郁孤台》诗注:“ 赣江 一带绿化颇佳,相期十年,可以战胜洪水。”

枯荣

草木的盛衰。比喻人的得志和失意

枝条

同“枝 1 ”

芽肄

树木再生之嫩芽。 清 方京 《送孟调大侄南还》诗:“尔今折枝条,芽肄何时萌?”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沾润

(1).浸湿;滋润。《后汉书·独行传·谅辅》:“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须臾澍雨,一郡沾润。”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一日,驰马从禽,忽值暴雨,而浮光裘略无沾润,上方嘆为异物也。” 叶圣陶 《涿鹿的劈山大渠》诗:“如许英雄干劲足,渠成当在预期先。久渴之坡得沾润,从今岁岁是丰年。”

(2).比喻受益。《老残游记》第五回:“如能救得他们三人性命,一则是件好事,二则大家也可沾润几两银子。”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存银之人或今日存入,明日支出,彼亦不得不为代劳,是不啻众人之总帐房,苟不予以沾润,谁乐为之?” 叶圣陶 《城中·在民间》:“认识文化,享用文化,在一般人至多只有一点一滴的沾润罢了。”

本怀

(1).自己的心迹;自己的心愿。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区区本怀,实有可悲。”《魏书·苻坚传》:“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 邹鲁 《招降满洲将士布告》:“我国民之为 满洲 将士者,非其本怀,特为 满洲 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2).本来的心愿。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謫 江州 ,有《自诲》一首,谓:年已四十四,即活至七十,亦不过二十六年,惟当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何必捨此而遑遑他求!此尤其思退之本怀也。”

难行

(1).不易做到。《韩非子·八经》:“法之所外,虽有难行,不以显焉。”

(2).行走困难;不易前进。 唐 韩愈 《江汉答孟郊》诗:“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共有三十餘滩,石大滩险难行。”

(3).佛教语。犹苦行。修行时身心所受的磨炼。《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 * 》:“何独至於佛而疑之,旷大刼来修难行苦行,成等正觉,为圣中至圣。”

吴中

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 ,与 籍 避仇於 吴中 。”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 ,十年之前,示 愈 《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词:“ 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硁硁

形容一个人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样子

不知老大王克守臣节,硁硁不贰,虽在羑里,定无怨言。——《封神演义》

令德

(1).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子产 寓书於 子西 ,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 ,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 , 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 。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

(2).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扬名

(1) 传播名声

(2) 出名

取法

效法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祖父

(1) 父亲的父亲;在世系上比父母更长一辈的男性祖先——亦称“爷爷”

(2) 祖父和父亲。“祖父”对“子孙”说

其他祖父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遗型

(1).指先前的式样。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二础云麾碑》:“更数百年,原石且剥泐不可辨,将惟假重刊数本,缅想遗型。”

(2).指留下的标准。 清 方京 《送孟调大侄南还》诗:“取法不在远,祖父有遗型。”

周亲

至亲。《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孔 传:“周,至也。言 紂 至亲虽多,不如 周 家之少仁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周亲忍去骗孤孀,到此良心已尽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彼虽周亲,然舌耕谓何也?”

垂涕

落泪或流涕。指哭泣。《荀子·礼论》:“垂涕恐惧,然而幸生之心未已,持生之意未輟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那老头子天天从山里回来,不是垂涕抹泪,便是短叹长吁。” 茅盾 《子夜》十八:“往常那些使她醒来时悲叹,苦笑,而且垂涕的乱梦,现在又一齐回来,弄得她颠颠倒倒,如醉如迷。”

丁宁

叮咛,反复地嘱咐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