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

作者:吴芾 朝代:宋代

原文

居闲岁月久,万事心已冥。
独于同调人,独未能忘情。
忆昔桂花发,君来访柴荆。
把酒坐花下,欢然话平生。
今年秋更好,花还照眼明。
无由共清赏,幽恨已难平。
那闻遭横议,意颇悔西征。
既不乐朝市,却思岩石耕。
古来未遇者,宁免寸禄荣。
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

诗词问答

问:《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的作者是谁?答:吴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芾的名句有哪些?答:吴芾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吴芾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书法作品欣赏
和陶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韵寄江朝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居闲

亦作“ 居閒 ”。1.平居无事。 唐 韩愈 《画记》:“居闲处独时,往来余怀也。”《明史·傅珪传》:“ 珪 居閒类木訥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倖去。”

(2).赋闲。指失去官职。 唐 韩愈 《从仕》诗:“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越旬申言之, 张 辞以居閒之久,旧部曲不相闻,未有可荐者。” 明 归有光 《<山斋先生文集>序》:“公父子皆以失 张公 意,先后罢去,居閒以诗文自娱。”

见“ 居闲 ”。

见“ 居间 ”。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事心

用心。《庄子·天地》:“君子明於此十者,则韜乎其事心之大也。”《吕氏春秋·论人》:“游意乎无穷之次,事心乎自然之涂。”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吕氏春秋一》:“ 高 注:事,治也。 俞樾 谓‘事心’犹‘立心’。按:二説并非。事本应作使。事、使金文同字……‘使心’与‘游意’相对为文。”

调人

(1). 周 官名。负责调解民众之间的争端。《周礼·地官·调人》:“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 郑玄 注:“难,相与为仇讎。谐犹调也。” 孙诒让 正义:“古者不禁报讎,而有调和之令,此官主司察而治之。”

(2).称调解纠纷的人。 清 黄宗羲 《<庚戌集>自序》:“ 有明 一代之文,论之者有二:以谓其初沿 宋 元 之餘习,北地一变而始復於古;以谓 明 文盛於前,自北地至 王 李 而法始亡。其有为之调人者,则以为两派不妨并存。”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3).调弄人,戏弄人。 唐 张鷟 《游仙窟》:“梦中疑是实,觉后忽非真。诚知肠欲断,穷鬼故调人。”

忘情

(1)

(2) 失神;无动于衷

不能忘情

(3) 不能节制感情

忘情地欢唱

桂花

亦作“ 桂华 ”。1.树名。即木犀,也指其所开的花。《汉书·礼乐志》:“都荔遂芳,窅窊桂华。” 颜师古 注:“此言都艮薜荔俱有芬芳,桂华之形窅窊也。” 唐 许浑 《送宋处士归山》诗:“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宋 梅尧臣 《和韩子华桂花》:“空山桂花多,艳色粲然发。” 明 王慎中 《访空同先生故宅》诗:“年年桂花发,人拟 子云 居。”

(2).指月。 北周 庾信 《舟中望月》诗:“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唐 韩愈 《明水赋》:“桂华吐耀,兔影腾精。” 宋 范成大 《好事近》词:“何待桂华相照,有人人如月。”

来访

来此访问;造访

欢迎来访

柴荆

(1).做柴用的小木。 唐 杜甫 《晨雨》诗:“暂起柴荆色,轻霑鸟兽羣。” 仇兆鳌 注:“柴荆,小木。”一本作“ 紫荆 ”。 清 方文 《穷冬六咏·无薪》:“依人斩蒿艾,无处拾柴荆。”

(2).指用柴荆做的简陋门户。 唐 白居易 《秋游原上》诗:“清晨起巾櫛,徐步出柴荆。” 宋 王安石 《送赞善张君西归》诗:“柴荆雀有罗,公子数经过。” 清 白华山人 《<十洲春语>序》:“今晨初霽,予方畚掘拥土,周匝樊槿,啄啄然闻有叩柴荆者。”

(3).借指村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恭承古人意,促装反柴荆。” 唐 温庭筠 《秋日旅舍寄义山李侍御》诗:“一水悠悠隔 渭城 , 渭城 风物近柴荆。” 明 高濂 《玉簪记·命试》:“春风桃李遍柴荆,花馆琴书不絶吟。”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坐花

坐在花间。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觴而醉月。” 明 何景明 《李公墓志铭》:“其后人人乃得自缓,不至蹈害,郡则大治。守日与寮寀张宴会,坐花行酒,吹笙竽。” 清 许光治 《江上风月谱·题桐阴小影图》曲:“但抬手邀明月清秋坐花,更科头趁凉风溽暑评茶。”

欢然

喜悦貌。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懽然交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倾盖懽然,呼酒对饮。”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我不得已,冠胡冠……以见我伯叔兄弟,接我亲戚朋友,而后我伯叔我昆弟我亲戚朋友乃始懽然释然而怡然慰焉。”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今年

指现在的这一年

照眼

光亮耀眼;晃眼;强光刺眼

什么东西这么照眼?

无由

没有门径或机会

相见无由

清赏

清玩

幽恨

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唐 元稹 《楚歌》之十:“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郭沫若 《瓶》诗第一首:“一日的梦游,幻成了终天的幽恨。”

横议

(1).恣意议论。《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南朝 齐 王融 《策秀才文第二问》:“若闲冗毕弃,则横议无已;冕笏不澄,则坐谈弥积。” 宋 司马光 《稷下赋》:“相与奋髯横议,投袂高谈,下论 孔 墨 ,上述 羲 炎 。” 郭沫若 《断断集·屈原时代》:“应运而起的‘执命’的‘陪臣’与‘横议’的‘处士’,不外是皂舆之流之高级者或地主化了的皂舆。”

(2).物议,非难。《梁书·武帝纪中》:“可於公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若肉食莫言,山阿欲有横议,投谤木函。”《隋书·李德林传》:“蒙示议文,扶病省览,荒情迷识,暂得发蒙。当世君子,必无横议,唯应阁笔赞成而已。” 宋 岳飞 《奏乞以恩例补张所男宗本文资状》:“若 张所 实先意 两河 ,而身未北渡,已遭横议。”

朝市

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1).朝廷和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 、 周室 ,天下之朝市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黄省曾 注:“《周礼·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所谓朝市以共之也。”

(2).泛指名利之场。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 宋 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元 刘时可 《春日田园杂兴》诗:“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閭游。”《封神演义》第 * 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指朝廷。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銓衡选举,非復曩者之亲。” 王利器 集解:“朝市,犹言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4).泛指尘世。 唐 张祜 《金山寺》诗:“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宋 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明 何景明 《宿淇公方丈》诗:“明朝又朝市,回忆碧山岑。”

古来

自古以来

古来如此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唐· 李白《将进酒》

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清· 林觉民《与妻书》

未遇

未得到赏识和重用;未发迹。《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宋 时有个鸿臚少卿,姓 满 ,因他做事没下稍,讳了名字不传,只叫他 满少卿 ;未遇时节,只叫他 满生 。”

寸禄

微薄的俸禄。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八:“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唐 李颀 《赠别张兵曹》诗:“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

要当

自当;应当。《后汉书·冯鲂传》:“我与 季 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 唐 牟融 《寄周诏州》诗:“功业要当垂永久,名利那得在须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要当牢记吾言,后会亦不远也。”

隐忍

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

隐忍不发

隐忍以行。——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勉强

(1) 不心甘情愿

勉强同意

(2) 将就或凑合

勉强够用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