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邹一桂花卉山水小册各二十四种·其二十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名字遥思入楚骚,垂头姌姌立江皋。

钓矶设果红丝缀,应识游鱼早避逃。

诗词问答

问:《题邹一桂花卉山水小册各二十四种·其二十二·宝络垂莲岸红丝拂钓矶(蓼)》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

2. 蓼

参考注释

名字

1.人的名与字。 2.指姓名。 3.名称;名号。 4.命名;称其名。 5.犹名誉;名声。 6.即名词。

遥思

(1).思念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汉 蔡邕 《述行赋》:“并日夜而遥思兮,宵不寐以极晨。”

(2).指对处在远方的人或相隔已久的事的思念。 晋 潘岳 《西征赋》:“俾万乘之盛尊,降遥思於征役。”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一:“而在晚上,我看见的则是藉以寄托着我的遥思的,几颗远远的隐没无常的星星。”

楚骚

(1).指 战国 楚 屈原 所作的《离骚》。 南朝 梁 裴子野 《雕虫论》:“若悱惻芳芬, 楚 骚为之祖;靡漫容与, 相如 扣其音。” 宋 苏轼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之三:“词锋虽作 楚 骚寒,德意还同 汉 詔宽。” 明 丘濬 《过采石吊李谪仙》诗:“岸芷汀兰无限意,临风三復 楚 骚文。”

(2).泛指《楚辞》。 清 沉德潜 《<古诗源>序》:“兹復溯 隋 陈 而上,极乎 黄轩 ,凡‘三百篇’、 楚 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謡里谚,无不备采。” 清 汪熷 《<长生殿>序》:“《郑》《卫》岂导淫之作, 楚 骚非变雅之音。”

垂头

(1).低头。 汉 桓宽 《盐铁论·讼贤》:“騏驥之挽盐车,垂头于 太行 之坂,屠者持刀而睨之。” 唐 韩愈 《驽骀》诗:“騏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 曹禺 《日出》第二幕:“ 福升 放开手, 黄省三 垂头走出门。”

(2).犹伸颈。《史记·楚世家》:“膺击 韩 魏 ,垂头中国。” 司马贞 索隐:“垂头犹申颈也。言欲吞 山东 。”

姌姌

柔美貌。 北魏 高允 《罗敷行》:“姌姌善趋步,襜襜曳长裾。”

江皋

亦作“ 江皐 ”。 1.江岸,江边地。《楚辞·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汉书·贾山传》:“地之磽者,虽有善种,不能生焉;江皋河濒,虽有恶种,无不猥大。”《明史·隐逸传·徐舫》:“筑室江皐,日苦吟於云烟出没间。” 郭沫若 《汐集·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诗之五》:“烈士忠贞垂万古,丰碑百丈耸江皋。”

(2).指江中。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出守》:“汎江皋,片帆衝千层怒涛。” 清 戴名世 《赠朱字绿序》:“今者江皋孤艇,荒烟落日。”

钓矶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濬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红丝

(1).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 郭元振 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 张嘉贞 欲纳为婿。 元振 曰:‘知公门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仓卒,更待忖之。’ 张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婿。’ 元振 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随夫贵达也。”又传说月下老人以赤绳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后因以“红丝”为婚姻或媒妁的代称。《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自古姻缘皆分定,红丝岂是有心牵。” 明 王錂 《春芜记·瞥见》:“这罗帕呵,就倩你做红丝繫足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两处红丝千里繫,一条黑路六人忙。”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丝。 茅盾 《子夜》:“他们那些失眠的脸上都罩着一层青色,眼珠上是红丝,有兴奋的光彩。” 林建征 《莺歌海》:“ 老孙头 经常来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满了红丝。”

(3).一种名贵的石砚。亦作砚的别名。 宋 陆游 《秋雨初霁试笔》诗:“墨入红丝点漆浓,闲将倦笔写秋容。”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松煤竹管行抛弃,蕉白红丝尘自封。”

游鱼

游动的鱼。 汉 王逸 《机妇赋》:“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鱼”。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清 魏源 《自定海归扬州舟中》诗之四:“谁言 牙 旷 絶,琴响出游鱼。” 清 许迎年 《和淑则园居病起作》:“方池新涨游鱼乐,兴寄 濠 梁《秋水篇》。”

避逃

逃避。《墨子·天志上》:“若处家得罪於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汉书·张良传》:“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元 姚燧 《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故平章 赵璧 ,驛至 彰德 ,恐公避逃。”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 席氏 家破身刑,沉寃莫愬,穷詰连引,亲朋避逃。”

标签:桂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