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和琳奏攻围高多寨生获逆首吴半生大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功成知近沛恩施,旬日擒凶喜报驰。

中外一心天赐佑,始终九月绩非迟。

批艰冒险众诚苦,锡爵颁金我岂辞。

惭愧未曾干羽舞,古今不逮审如斯。

诗词问答

问:《福康安和琳奏攻围高多寨生获逆首吴半生大功告成诗以志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一百

2. 前于九月十一日驻香山静宜园时据福康安和琳奏到大兵攻克茶它柳夯等处贼匪纷纷溃散将毛豆塘一带寨落全行攻得各处苗匪投降乞命者七十馀寨贼势穷蹙已极福康安和琳督兵进剿鸦保陇平等处逆首吴半生指日就擒大功十已近九因即降旨加恩将福康安封为贝子和琳锡封伯爵其馀出力将士优赉以示鼓励伫盼擒获凶渠喜报今日驰到生擒吴半生喜音乃九月二十日之事距前十一日加思之旨恰届一句而前次恩旨计至九月二十四五日方抵军营正在擒凶数日之后是朕之加恩懋赏实叶几先即此可见大公至正异苍助顺锡禧先牖予衷也

参考注释

恩施

(1).施恩,恩赐。《史记·儒林列传》:“詔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后汉书·桓帝纪》:“州郡检查,务崇恩施,以康我民。”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岩》:“虎於陷中,踊跃盘旋,如荷恩施。”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词:“革命百年成与败,自由岂是恩施得?”

(2).指恩惠。《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但行刻薄人皆怨,能布恩施虎亦亲。”

旬日

十天

旬日内必有大祸。——《钟馗传——捉鬼传·平鬼传》

喜报

书面报喜的文帖

立功喜报

中外

里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荐。——《明史》

一心

(1) 全心全意地;专心;一心一意

一心为革命

(2) 齐心;同心

万众一心

天赐

(1).上天赐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过 卫 ……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水浒传》第三三回:“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赏赐。 唐 崔枢 《赐耆老布帛》诗:“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 宋 梅尧臣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诗:“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始终

自始至终

会议始终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可是整整过了四百年,始终没有人来解救我。——《渔夫的故事》

九月

(1) 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九个月

(2) 第九个太阴月

(3) 九个月

冒险

在投机、 * 或其他靠运气的这一类事情中冒失败或输掉的风险

拿一生的积蓄来冒险

冒险登陆

锡爵

(1).赐酒。《诗·邶风·简兮》:“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孔颖达 疏:“且其颜色如赤,如厚渍之丹赭。德能容貌若是,而君不用,至於祭祀之末,公唯言赐一爵而已。”

(2).赐予爵位。 清 恽敬 《资政大夫叶公祠碑铭》:“天子嘉之,锡爵进阶。”

颁金

战国 秦 商鞅 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于是颁布新法,令行于民。事见《史记·商君列传》。后因以“颁金”作为悬赏以取信于民的典故。《旧唐书·李密传》:“危急则勋赏悬授,克定则丝纶不行,异 商鞅 之颁金,同 项王 之刓印。”

惭愧

(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未曾

不曾

臣未曾闻也。——《战国策·魏策》

这样的丰收年,我活了八十岁也未曾见过

羽舞

古代一种文舞,舞者执羽。《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子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周礼·地官·舞师》:“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 郑玄 注:“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 孙诒让 正义:“析白羽,盖亦谓析鷺鸿之羽注之橦首以为翳也。翳亦谓之翿,《乡师》先 郑 注所谓羽葆幢。”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今皇帝制羽舞以敷文德,择材官而奋武卫。”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一:“賡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古今

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不逮

(1).不足之处;过错。《书·冏命》:“懋乃后德,交修不逮。” 孔 传:“勉汝君为德,更代修进其所不及。”《汉书·文帝纪》:“詔曰……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諫者,以匡朕之不逮。” 颜师古 注:“不逮者,意虑所不及。” 唐 韩愈 《进顺宗实录表状》:“史官 沉传师 等採事得於传闻,詮次不精,致有差错。圣明所鉴,毫髮无遗,恕臣不逮,重令刊正,今并添改讫。”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萃全国学者之能,日稽考於古人之所已知,推求乎今人之所不逮,翻陈出新,开世人无限之灵机。”

(2).比不上;不及。《书·周官》:“今予小子,祇勤于德,夙夜不逮。” 孔 传:“虽夙夜匪懈,不能及古人。” 汉 陈琳 《为曹洪与魏文帝书》:“由此观之,彼固不逮下愚。” 宋 苏轼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而况所在将吏,罢软凡庸,较之古人,万万不逮。” 臧克家 《京华练笔三十年》:“我自觉力有不逮,但勉力为之。”

如斯

如此。《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郭沫若 《黄山之歌》:“ 峨眉 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