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省中忆旧山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秘书省中忆旧山原文

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犹喜兰台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诗词问答

问:秘书省中忆旧山的作者是谁?答:白居易
问:秘书省中忆旧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秘书省中忆旧山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书法欣赏

白居易秘书省中忆旧山书法作品欣赏
秘书省中忆旧山书法作品

全唐诗

参考注释

薄宦

卑微的官职。有时用为谦辞。 晋 陶潜 《尚长禽庆赞》:“ 尚子 昔薄宦,妻孥共早晚。” 逯钦立 注:“薄宦,作下吏。” 唐 高适 《鉅鹿赠李少府》诗:“ 李侯 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宋 王安石 《和君叔怀灊楼读书之乐》:“聊为薄宦容身者,能免高人笑我不?” 清 邵长蘅 《沛县官舍留别杨简庵表兄》诗:“我昔弱龄今有鬚,君亦蹉跎四十餘。薄宦千里不快意,一官仍拥青氊居。”

青简

(1).竹简。古代用以书写的狭长竹片。《后汉书·吴祐传》:“ 恢 ( 吴恢 )欲杀青简以写经书。” 李贤 注:“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復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

(2).借指青史,史书。《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虽復青简缔芳,未若玉石之不朽。”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云臺 终日画,青简为谁编?” 清 王式丹 《睢阳庙》诗之一:“名先 李 郭 悬青简,血并 南 雷 染碧莎。” 郭沫若 《志愿军凯歌》诗:“红旗夹道风中舞,青简留芳域外传。”

(3).泛指书籍。 唐 白居易 《秘书省中忆旧山》诗:“厌从薄宦校青简,悔别故山思白云。” 宋 叶适 《叶路分居思堂》诗之一:“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4).借指著作。 南朝 梁 刘孝标 《重答刘秣陵沼书》:“余悲其音徽未沬,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 宋 邹浩 《送薛唐卿赴省试》诗:“緑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 清 钱谦益 《挽西蜀尹西有长庚》诗之一:“ * 上黄扉寝,七字诗来青简休。”

(5).道家的神仙名录。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六日往 东华 ,见尔名已上青简。”《云笈七籤》卷一一七:“天尊曰:‘尔之青简列於方诸矣。’”

山思

(1).山居的情思。 唐 李频 《寄友人》诗:“客衣寒后薄,山思夜深清。” 唐 李山甫 《早秋山中作》诗:“山思更清人影絶, 陇 云飞入草堂中。”

(2).山的情思。 宋 杨万里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

白云

(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

(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 唐 孙逖 《授裴敦复刑部尚书制》:“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师。”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 胡武平 宿 ,贺 晏元献 转刑部侍郎启云:‘紫詔疏恩,白云登秩。’”

(3).指《白云谣》。 唐 李白 《大猎赋》:“哂 穆王 之荒诞,歌《白云》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骏图》诗:“《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景耀月 《远游》诗:“翠华芝盖入离镜,《黄竹》《白云》定古风。”参见“ 白云謡 ”。

(4).喻思亲。《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亲在 河阳 别业, 仁杰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佇立久之,云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开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云之思,惻然悽动。”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梁瑄 不归, 璟 每见东南白云即立望,惨然久之。” 清 黄遵宪 《感怀》诗:“下阻黄壚上九天,白云望断眼空悬。”参见“ 白云篇 ”。

(5).喻归隐。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唐 钱起 《蓝田溪与渔者宿》诗:“一论白云心,千里 沧州 趣。” 宋 张炎 《甘州》词:“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赠余君》诗:“三年卧白云,一醉抚流水。”

(6).特指 陈抟 。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高逸》:“ 陈摶 , 周世宗 常召见,赐号 白云先生 。 太平兴国 初,召赴闕, 太宗 赐御诗云:‘曾向前朝出 白云 ,后来消息杳无闻。如今若肯随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

(7).指 白云亭 。参见“ 白云亭 ”。

兰台

(1). 战国 楚 台名。故址传说在今 湖北省 钟祥县 东。《文选·宋玉<风赋>序》:“ 楚襄王 游於 兰臺 之宫, 宋玉 、 景差 侍。” 李周翰 注:“ 兰臺 ,臺名。” 唐 张九龄 《登古阳云台》诗:“ 楚国 兹故都, 兰臺 有餘址。”

(2). 汉 代宫内收藏典籍之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臺,掌图籍祕书。” 汉 焦赣 《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藏兰臺,虽遭溃乱,独不逢灾。”

(3).泛指宫廷藏书处。《南史·徐勉传》:“方领矩步之容,事灭於旌鼓;兰臺石室之典,用尽於帷盖。”

(4).指御史台。 汉 代的御史中丞掌管兰台,故称。《资治通鉴·齐东昏侯永元二年》:“ 慧景 烧兰臺府署为战场。” 胡三省 注:“兰臺,御史臺也。”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杂辩》:“盖御史有两丞,其一在兰臺,谓之中丞。”又 东汉 时 班固 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光武本纪》,故史官亦称“ 兰臺 ”。

(5). 唐 代指秘书省。 唐 白居易 《秘书省中忆旧山》诗:“犹喜兰臺非傲吏,归时应免动移文。” 唐 李商隐 《无题》诗:“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臺类转蓬。” 冯浩 笺注:“《旧书·职官志》:秘书省, 龙朔 初改为兰臺, 光宅 时改为麟臺, 神龙 时復为秘书省。”

(6).相术家指鼻的左侧。《太清神鉴》卷二:“準头主富贵贫贱,百事吉凶……左为兰臺,右为廷尉。”《旧唐书·方伎传·袁天纲》:“ 天纲 谓 淹 曰:‘公兰臺成就,学堂宽博,必得亲纠察之官,以文藻见知。’” 明 谢谠 《四喜记·诗礼趋庭》:“天庭忒恁低,地阁那曾伟,準头偏,兰臺、廷尉俱亏……恐今生虎榜姓难题。”

(7).道教指肝脏。《云笈七籤》卷十九:“经曰:‘肺为尚书,肝为兰臺,心为太尉公。’”

傲吏

不为礼法所屈的官吏。 晋 郭璞 《游仙》诗:“ 漆园 有傲吏, 莱氏 有逸妻。” 唐 郎士元 《送元诜还丹阳别业》诗:“已知成傲吏,復见解朝衣。” 宋 陆游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诗:“ 漆园 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明 陈子龙 《种柳篇》诗:“ 彭泽 漫能称傲吏,阳关无处寄悲歌。”

动移

(1).移动;改变位置。《墨子·备梯》:“云梯者,重器也。亓动移甚难。”《朱子语类》卷七三:“鼎无耳,则动移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位置》:“居家所需之物,惟房舍不可动移,此外皆当活便。”

(2).引申为改变。 郭沫若 《今昔集·今天创作的道路》:“这毫无疑问地是无可动移的铁则。”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