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音书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写音书屋原文

泉上两间屋,回廊踏石登。

适才坐亭子,瀑音垂峻层。

跻高失飞流,晶帘向下听。

乃悟色声幻,一切无定形。

渒𤁯鼓唅呀,分别夫岂曾。

诗词问答

问:写音书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写音书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

参考注释

两间

谓天地之间。指人间。 唐  韩愈 《原人》:“形於上者谓之天,形於下者谓之地,命於其两间者谓之人。”《宋史·儒林传五·胡安国》:“愿彊於为善,益新厥德,使信於诸夏,闻於夷狄者,无曲可议,则至刚可以塞两间,一怒可以安天下矣。” 金  陈赓 《宣宗挽词》:“俭德高千古,鸿勋际两间。” 明  邵璨 《香囊记·潜回》:“那时节立朝纲当辩姦,我这里正气漫漫塞两间。” 鲁迅 《集外集·题<徬徨>诗》:“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徬徨。”

回廊

(1) 有顶棚的散步处

(2) 修道院中的走廊部分

(3) 教堂半圆形后殿的走道

(4) 某些教堂中在祭坛后并在圣坛以外的一个通道,可供列队通行无阻

(5) 曲折环绕的走廊

踏石

(1).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不用说 雁北 那趟不完的冷水小河,登不住的冰滑踏石,转不尽的阴山背后。”

(2).旧时 陕西 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节令》:“五月五日, 江 南曰竞渡, 陕西  洋县 曰踏石。”

适才

见“ 适纔 ”。

亦作“ 适才 ”。

亭子

(1) 花园、公园或娱乐场所供游乐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时为装饰性的

在亭子中野餐

(2) 凉亭,常建在花园或花园中的开敞的纳凉亭榭,常由柱子支承屋顶建造

峻层

高耸。 唐  白敏中 《滑州明福寺新修浮图记》:“越七月,浮图成,峻层孤危,高无有伦。”

飞流

(1).快速飞行。《汉书·天文志》:“彗孛飞流,日月薄食。” 蒋光慈 《在黑夜里》:“你的话如火焰一般的热烈、飞流。”

(2).指瀑布,飞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赣水》:“西北五六里,有 洪井 ,飞流悬注,其深无底。” 唐  李白 《望庐山瀑布》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清  吴伟业 《闻台州警》诗之二:“军捫絶磴松根火,士接飞流马上泉。”

(3).流星。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三表》:“则天变彰於飞流,地眚见於震压。”《魏书·术艺传·张渊》:“及其灾异之兴,出无常所,归邪繽纷,飞流电举。”一说,指飞星和流星。两者微异。 魏收 注:“飞,飞星也。流,流星也。飞星与流星各异:飞星焱去而迹絶,流星迹存而不灭。”

晶帘

水晶帘子。形容其华美透亮。 明  陈子龙 《秋月篇》:“漫下晶帘薄似云,愁悬夜蛤光如月。” 清  洪昇 《长生殿·制谱》:“慢捲晶帘散朝霞,玉鉤却映初阳掛。”《红楼梦》第十七回:“﹝ 贾政 ﹞説着,引客行来,至一大桥,水如晶帘一般奔入。”

向下

(1) 从高处走向或延伸到低处

(2) 往后;往下面。表示动作继续下去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

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定形

(1) 改变或操纵某物使它具有一定形状

把铁加热并定形

(2) 依照特殊模型塑造、浇铸、形成一定形状

这块水泥板已干涸定形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