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四十一首

作者:释慧晖 朝代:宋代

偈颂四十一首原文

他家自有通霄路,何用从容求别路。
巍巍绝顶落潭底,峭峭家风吹满路。

诗词问答

问:偈颂四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慧晖
问:偈颂四十一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晖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晖名句大全

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书法欣赏

释慧晖偈颂四十一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四十一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他家

(1).他人之家,别人家。《诗·唐风·葛生》“蘞蔓于野” 毛 传:“蘞生蔓於野,喻妇人外成於他家。”《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在学堂里坐着,心里也闷,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

(2).它;他(她)。家,人称的语尾。 唐 薛涛 《柳絮咏》:“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念自家,虽是箇浅陋书生,於夫人反有深恩。是他家(指夫人)先许了,先许了免难后成亲。”

霄路

(1).指高山上的小路。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抗北顶以葺馆,瞰南峯以启轩”自注:“南悉连岭叠鄣,青翠相接,云烟霄路,殆无倪际。”

(2).云中之路,上天之路。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兖州世隆上旧宫表》:“故能属輦道於天阶,命帝闕於霄路。”《云笈七籤》卷九九:“吉光腾紫气,霄路逸丹天。” 清 冯桂芬 《题蔡庶常殿齐悼亡诗后》诗:“一朝舜华谢,柘饭春幽幽,飇车逝霄路,帘暗珊瑚鉤。”

(3).青云之路。喻仕宦之途。 宋 范仲淹 《祭叶翰林文》:“阔视霄路,直步云庭。”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从容

(1) 悠闲舒缓

听小子从容的表白出来。——《初刻拍案惊奇》

从容应付

(2) 充裕;宽裕

时间从容

(3) 休息

神僧且从容一日。——《西游记》

别路

(1).离别的道路。 南朝 陈 徐陵 《秋日别庾正员》诗:“青雀离帆远,朱鳶别路遥。” 唐太宗 《饯中书侍郎来济》诗:“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隔桥车影去,别路马蹄闻。”

(2).岔道。《北史·李景传》:“寻从 史万岁 击 突厥 於 大斤山 ,别路邀贼,大破之。”

巍巍

高大壮观的样子

巍巍乎可畏。——明· 刘基《卖柑者言》

绝顶

(1) 超群的;卓越的;极端的;异常的

聪明绝顶

(2) 最高级的;最高程度的

如此绝顶的漂亮

峭峭

(1).高峻,高。 唐 李商隐 《水天闲话旧事》诗:“暮雨自归山峭峭,秋河不动夜厌厌。” 宋 汪元量 《重庆府》诗:“林间麋鹿遥相望,峡里蛟龙横不休。目断弔桥空峭峭,头昏伏枕自悠悠。”峭峭,一本作“峭悄”。

(2).寒冷貌。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杂感呈今醉先生并诸同人》诗之七:“薄裳凉峭峭,薄衾明歷歷。裘破思御寒,预为颠倒易。”

家风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