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原文

我生花仕宦求餬花口,敢惮水浮兼陆走。
朅来京口见花落,归去西风未吹柳。
山寻北固初知路,水饮中泠未盈缶。
徒劳结束解花剑,未觉尘埃生户牖。
瓜洲澄江晓如镜,照水自觉秋容瘦。
因公忽致旧花壶,恍如梦觉南柯守。

诗词问答

问:赠吴孟求承议二首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赠吴孟求承议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生花

(1).鲜花。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得其生花十斛,乾之,纔可得五六耳。”《廿载繁华梦》第八回:“ 五嫂 就与 桂妹 脱褐,念经礼斗;又将院里掛生花,结横彩。”

(2).谓结成花状物;呈现出花的形状,像花。 南朝 梁简文帝 《鸳鸯赋》:“始临涯而作影,遂蹙水而生花。” 宋 黄庭坚 《忆帝京·私情》词:“银烛生花如红豆。占好事、而今有。”《 * 词话》第二回:“口儿里常喷出异香兰麝,樱桃初笑脸生花。”

(3).开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李太白 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因以比喻好文章。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挫权》:“向人乞怜应礼下,何事骄人一谜奢。休喳。谩思量代笔生花。”参见“ 生花笔 ”。

(4).眼昏花。 宋 徐铉 《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兼寄陈君庶》:“酒酣耳热眼生花,暂似京华欢会处。”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城头初日始翻鵶,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5).形容善于言辞。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风水先生用他的生花的口舌对老地主说明了那里是来龙,那里是去脉。” 阿英 《灰色之家》三:“法官刚说到这里,大块头发起急来了,插上又运用他的生花之舌说:‘……’”

(6).古时魔术表演之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生花》:“今京城有生花种植以戏者……种瓜植树,即生花之事也。盖自 汉武 时 大宛 所献眩人始云。”

仕宦

指做官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花口

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唐 白居易 《酬南洛阳早春见赠》诗:“寒縋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开。” 唐 白居易 《草词毕遇芍药初开》诗:“词头封送后,花口拆开时。”

陆走

奔走于陆路。 明 范濂 《云间据目钞》卷一:“再转教授 鄴臺 。 鄴臺 必走陆可至。而公事母 沉孺人 至孝,时孺人春秋高,公嘆曰:‘……吾奈何忍挟母氏陆走黄尘,以苟升斗也。’遂投劾归。”

朅来

(1).犹言去。《后汉书·张衡传》:“回志朅来从玄諆,获我所求夫何思!” 李贤 注:“朅,去也。”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朅来游 嵩 峯,羽客何双双。” 唐 李涉 《春山三朅来》诗之一:“钓鱼朅来春日暖,沿溪不厌舟行缓。” 宋 苏轼 《朱寿昌郎中少不知母所在求之五十年得之蜀中》诗:“ 长陵 朅来见大姊, 仲孺 岂意逢将军?”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诗:“朅来未得从 黄石 ,老至先思伴 赤松 。”

(2).犹言来。归来;来到。《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咏归涂以反旆,登 崤 澠 而朅来。” 吕延济 注:“朅来,言归去来也。” 唐 张九龄 《岁初登高安南楼言怀》诗:“朅来 彭蠡 泽,载经 敷浅原 。” 宋 辛弃疾 《念奴娇·戏赠善作墨梅者》词:“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 清 汪士鋐 《陈沧洲太守出瘗鹤铭于江中以拓本见示作歌记之》:“朅来江边问遗碣,太息墨宝存空亭。”

(3).犹言尔来或尔时以来。 南朝 梁 何逊 《行经孙氏陵》诗:“朅来已永久,年代曖微微。”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嬉。” 清 嵇曾筠 《五台山》诗:“朅来幸得公务閒,閒情暂寄水石间。”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三:“君不见朅来 欧 北天骄骤进化,宁谷久扃吾文明。”

(4).助词。 晋 张协 《杂诗》之六:“朅来戒不虞,挺轡越飞岑。”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十:“朅来豪游子,势利祸之门。”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朅来 震泽 都如梦,只有 苕溪 可倚楼。”

(5).何来。朅,通“ 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回车朅来兮,絶道 不周 ,会食 幽都 。”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行》:“高节难久淹,朅来空復辞。” 宋 陈与义 《衡山道中》诗之三:“朅来巖谷游,却在浮云外?”

(6).何不来。朅,通“ 盍 ”。 唐 李商隐 《井泥》诗:“我欲秉钧者,朅来与我偕?” 宋 乐雷发 《乌乌歌》:“朅来相就饮斗酒,听我仰天歌乌乌!”

京口

古城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公元209年, 孙权 把首府自 吴 ( 苏州 )迁此,称为 京城 。公元211年迁治 建业 后,改称 京口镇 。 东晋 、 南朝 时称 京口城 。为古代 长江 下游的军事重镇。《宋书·武帝纪上》:“公大喜,逕至 京口 ,众乃大安。”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诗:“ 京口 正用兵,仓皇过 瓜步 。”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西风

(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北固

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 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谓可为 京口 壮观,改曰“北顾”。参阅《世说新语·言语》“ 荀中郎 在 京口 ,登 北 固 望海云” 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南史·临川静忠王宏传》。 元 萨都剌 《偕曹克明登北固楼》诗:“ 江南 三月万花柳, 北固山 头一回首,东风吹緑 扬子江 ,灧灧红波泻春酒。”

水饮

(1).喝清水。形容生活俭朴。《礼记·丧大记》:“大夫之丧……众士疏食水饮,妻妾疏食水饮,士亦如之。”《庄子·达生》:“ 鲁 有 单豹 者,巖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宋书·礼志二》:“陛下以万乘之尊,履布衣之礼,服粗席藳,水饮疏食。”

(2).指茶汤之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道人布施》:“丙子,北师自 苏 入 杭 ,道由 东迁 ,有道士结茅岸傍,备水饮以施行者。”

中泠

泉名。在今 江苏 镇江市 西北 金山 下的 长江 中。相传其水烹茶最佳,有“天下第一泉”之称。今江岸沙涨,泉已没沙中。 宋 苏轼 《游金山寺》诗:“ 中泠 南畔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 王十朋 集注引 程縯 曰:“ 扬子江 有 中泠 水,为天下点茶第一。” 明 高启 《煮雪斋为贡文学赋禁言茶》:“一甌细啜真天味,却笑 中泠 妄得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 北固 云頽, 中泠 泉咽,潮声怒吼 石头城 。”

劳结

谓郁结于心的思念之情。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别来行復四年……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尘埃

(1) 飞扬的尘土

尘埃传播病菌

(2) ;比喻污浊的东西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唐· 杜甫《兵车行》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蒙世俗之尘埃。

生户

指未入州城定居的人户。 宋 欧阳修 《论水洛城事宜乞保全刘沪等札子》:“今忽见 沪 先得罪,带枷入狱,则新降生户岂不惊疑。”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其间自 涇原 章川堡 至 秦州 麻穰寨 ,一百三十里,并是生户所居。”《宋史·兵志五》:“西北边 羌 戎 种落不相统一,保塞者谓之熟户,餘谓之生户。”《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五年》:“大约 党项 、 吐蕃 ,风俗相类,其帐族有生熟户,接连 汉 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居深山僻远者谓之生户。”

瓜洲

亦作“ 瓜州 ”。镇名。在 江苏省 邗江县 南部、 大运河 分支入 长江 处。与 镇江市 隔 江 斜对,向为 长江 南北水运交通要冲。又称 瓜埠洲 。 唐 张祜 《题金陵渡》诗:“潮落夜 江 斜月里,两三星火是 瓜州 。” 宋 陆游 《书愤》诗:“楼船夜雪 瓜洲渡 ,铁马秋风 大散关 。” 清 陈维崧 《点绛唇·江楼醉后与程千一》词:“笛声夜起,灯火 瓜洲 市。”

澄江

(1).清澈的江水。 南朝 齐 谢朓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 宋 柳永 《轮台子》词:“雾敛澄江,烟消蓝光碧。”

(2).水名。在 海南岛 上。有二源:一出 琼山县 西石山 ,叫 内澄江 ;一出 琼山县 虎村岭 ,叫 外澄江 。二水在 澄迈县 南汇合入海。江水清澈,故名。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广东六·琼州府》:“ 澄江 在县东,源出山谷间,下流达 新安江 。”

(3). 江苏省 江阴市 的别称。古 长江 流到这里,江面骤宽,流缓沙沉,故有此称。 宋 俞巨源 《<江阴县志>序》:“ 大江 自 京口 来,委折而南,浩漾澎湃,势益壮越,数百里聚为 澄江 之区。” 宋 元 时城内置 澄江驿 。旧称县城北门为 澄江门 ,门外有 澄江河 ,有桥叫 澄江桥 。

自觉

(1)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2)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秋容

(1).犹秋色。 唐 李贺 《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宋 陆游 《秋阴》诗:“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 明 孙仁孺 《东郭记·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看秋容一片荒郊写,尽处霜红叶,愁来不可遮。”参见“ 秋色 ”。

(2).悲愁的面容。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竹子 ﹞秋容憔悴,殆不可支。”

恍如

好似;仿佛。 宋 陈与义 《出山道中》诗:“高崖落絳叶,恍如人世秋。”《儒林外史》第十回:“此时 蘧公孙 恍如身游 閬苑 、 蓬莱 、 巫山 、 洛浦 。” 茅盾 《公式主义的克服》:“我们闭了眼睛,还恍如那些‘人物’即在跟前。”

梦觉

(1).犹梦醒。《太平寰宇记》卷一三六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忽如梦觉,犹在枕旁。” 唐 韩愈 《宿龙宫滩》诗:“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元 张逊 《水调歌头》词:“漠漠梁间燕子,款款花边蝴蝶,梦觉却 并州 。” 明 李开先 《喻意》诗:“梦中有客惠佳酒,呼奴抱去热来尝。忽听鷄声惊梦觉,鼻内犹闻酒气香。”

(2).睡梦和醒来。 清 魏源 《偶然吟十八首呈婺源董小槎先生为和师感兴诗而作》之十六:“梦觉小生死,生死大梦觉。”

南柯

(1).朝南的树枝。 南朝 梁简文帝 《山斋》诗:“北荣下飞桂,南柯吟夜猿。”

(2). 唐 李公佐 作《南柯太守传》,叙述 淳于棼 梦至 槐安国 ,娶公主,封 南柯 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 槐安国 。 南柯郡 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 宋 范成大 《题城山晚对轩壁》诗:“一枕清风梦緑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从教分手处,有梦托南柯。” 清 陈维崧 《采桑子·为汪蛟门舍人题画册十二帧》词之九:“红樱斗帐空如水,烟月罗罗,人到南柯,一片松涛枕畔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