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戴九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挽戴九皋原文

都门握手别清仪,生别重添死别离。

蒿里应怀埋玉恨,龙堆想见致身时。

魂还故宅三秋冷,名列新编万载垂。

惟我思君勤恳意,裁诗洒泪不胜悲。

诗词问答

问:挽戴九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挽戴九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挽戴九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五

参考注释

都门

(1).京都城门。《汉书·王莽传下》:“兵从 宣平城门 入,民间所谓 都门 也。” 颜师古 注:“ 长安 城东出北头第一门。” 唐 韩愈 《丰陵行》诗:“羽卫煌煌一百里,晓出都门葬天子。” 宋 柳永 《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2).都中里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元皇帝 时,廷尉 张闓 在小市居,私作都门,早闭晚开。羣小患之。”

(3).借指京都。 元 揭傒斯 《送宋少府之官长洲》诗:“白髮 长洲 尉,都门万里船。” 清 顾炎武 《送王文学丽正归新安》诗:“两年相遇都门道,只有 王生 是故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忽有 崔元素 者,投一刺, 刘 接见。询其邦族,曰:‘ 山东 临胊 秀才也,游都门二十年矣。’”

握手

通常用于会见或告别时,两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两手上下轻轻摇动,以表示友谊、热情、良好祝愿,或慰问,或仅系一种礼节

生别

谓生生别离。旧题 汉 苏武 《诗》之三:“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唐 沉佺期 《拟古别离》诗:“奈何生别者,戚戚怀远游。” 唐 杜甫 《梦李白》诗之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惻惻。”

别离

(1) 离别;分离

别离家乡,踏上征途

心知长别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商人重利轻别离。——唐·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2) 》

蒿里

(1).古挽歌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薤露》、《蒿里》,并丧歌也。出 田横 门人。 横 * ,门人伤之,为之悲歌,言人命如薤上之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於蒿里……至 孝武 时, 李延年 乃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呼为挽歌。” 明 徐霖 《绣襦记·歌郎竞技》:“歌声悽愴称独步,《蒿里》与《薤露》,号泣於旻天,遑遑子求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 刘 命之歌,为歌《蒿里》。”

(2).本为山名,相传在 泰山 之南,为死者葬所。因以泛指墓地;阴间。《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蒿里召兮郭门閲,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颜师古 注:“蒿里,死人里。” 晋 陶潜 《祭程氏妹文》:“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唐 罗隐 《芳树》诗:“ 秦王 不肯歛手下沙丘, 孟賁 不合低头入蒿里。”

埋玉

(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庾文康 亡, 何扬州 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玉之恨,抚事多情。” 唐 宋之问 《祭杜学士审言文》:“名全每困於鑠金,身没谁恨其埋玉。” 宋 陆游 《傅正议墓志铭》:“公虽埋玉有餘馨,印授三品告诸冥。”

(2).埋葬女子。《花月痕》第二回:“亭外孤坟三尺,春时葬花於此,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

(3).祭神的一种仪式。 唐 李峤 《汾阴行》诗:“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

龙堆

(1). 白龙堆 的略称。古 西域 沙丘名。 汉 扬雄 《法言·孝至》:“ 龙堆 以西,大漠以北,鸟夷兽夷,郡劳王师, 汉 家不为也。” 李轨 注:“ 白龙堆 也。”《周书·异域传序》:“是知鴈海 龙堆 ,天所以絶夷夏也;炎方朔漠,地所以限内外也。”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四:“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 龙堆 月照营。” 清 纳兰性德 《满庭芳》词:“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 龙堆 。”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为语将军休逸乐, 龙堆 千里尚胡尘。”参见“ 白龙堆 ”。

(2).即 金沙洲 。 洞庭湖 中洲名。 唐 杜甫 《过洞庭湖》诗:“ 蛟室 拥 青草 , 龙堆 隐 白沙 。” 仇兆鳌 注:“《一统志》: 金沙洲 在 洞庭湖 中,一名 龙堆 ,延袤数里。” 元 傅若金 《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诗:“ 洞庭 秋气满 龙堆 ,为客偏惊节序推。”

(3).喻指长堤。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筑起龙堆,柳夹两湖之岸;驾成鸿影,桃敷百尺之桥。”

想见

经过推测得出结论

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

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致身

《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 长安 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故宅

曾经居住过的宅院

三秋

(1) 指秋收、秋耕、秋播

(2) 指秋季的三个月

(3) 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 指三年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李白《江夏行》

新编

(1).新编撰。 唐 李商隐 《题李上謩壁》诗:“旧著《思玄赋》,新编《杂拟诗》。”《宋史·太祖纪三》:“甲子, 薛居正 等上新编《五代史》,赐器币有差。”《人民日报》1987.1.7:“在国外史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经国内世界史专家几年的努力,已陆续翻译完成。”

(2).新整编。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当兵也有走运的,你听说过新编的第八十九师吗?”

我思

(1)

(2) 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是由一个思想人这个事实来予以说明的哲学原理

(3) 自身或自我的理智活动

勤恳

(1).诚挚恳切。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词旨切直,意气勤恳。”《随园诗话补遗》卷九引 瑶华主人 《赋得寒梅着花来》诗:“凭君勤恳意,消息慰孤鷴。”

(2).犹勤奋。做事忠实不懈。 宋 陈师道 《书旧词后》:“独 杜 氏子勤恳不已,且云所得诗词满篋,家多畜纸笔墨,有暇则学书。” 老舍 《茶馆·人物表》:“ 李三 --男。三十多岁。裕泰的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裁诗

作诗。 唐 杜甫 《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 沉遘 《西舍》诗:“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 清 吴兆骞 《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吴门旧游怆然作歌》:“裁诗每题白团扇,纵酒惟赌青羔裘。”

洒泪

挥泪;落泪

二人洒泪而别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