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和梅翁韵预赋山中乐,己未中秋中

作者:吴潜 朝代:宋代

原文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稏一齐收。
树底飞轻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诗词问答

问:《水调歌头(和梅翁韵预赋山中乐,己未中秋中浣书于老香堂)》的作者是谁?答:吴潜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吴潜的名句有哪些?答:吴潜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无忧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范献子 谓 魏献子 曰:‘……从王命以紓诸侯, 晋国 无忧。’”《史记·张仪列传》:“为大王计,莫如事 秦 。事 秦 则 楚 韩 必不敢动;无 楚 韩 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唐 罗邺 《上东川顾尚书》诗:“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 三蜀 尽无忧。” 宋 朱熹 《次瑞泉诗韵》:“终待寒泉食,无忧水镜昏。”

(2).佛教语。参见“ 无忧王 ”、“ 无忧树 ”。

溪友

指居住溪边寄情山水的朋友。 宋 黄庭坚 《和答子瞻》:“故园溪友膾腹腴,远包春茗问何如。” 宋 陆游 《小舟晚归》诗:“扶病寻溪友,忘忧泛钓槎。” 元 洪希文 《仙邑馆所归溪行书触目》诗:“杏花深处酒堪赊,来访渔翁溪友家。”

钓水

指钓鱼。 明 刘基 《项伯高诗序》:“ 项君 虽不用於世,而得以放意林泉,耕田钓水,无所维係。”

肥鲜

也作“鲜肥”。指鱼肉之类肥嫩鲜美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醲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甘鲜

(1).指鲜美的食品。《晋书·孝友传·何琦》:“﹝ 琦 ﹞事母孜孜,朝夕色养。常患甘鲜不赡。”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身厌罗綺,口穷甘鲜。”《明史·孝义传二·归钺》:“及父卒,母益摈不纳,因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

(2).鲜美;甘甜鲜美。 宋 林洪 《山家清供·傍林鲜》:“大凡笋贵甘鲜,不当与肉为友。”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嘉庆李》:“ 东都 嘉庆坊 有李树,其实甘鲜,为京城之美。”

梨栗

亦作“棃栗”。1.梨树与栗树。 汉 扬雄 《长杨赋》:“驰骋秔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

(2).指梨子与栗子。 唐 秦系 《山中奉寄钱起员外兼简苗发员外》诗:“稚子唯能觅梨栗,逸妻相共老烟霞。” 明 高启 《赠杜进士儿端》诗之二:“不贪棃栗自相亲,识是君家旧友人。”

一齐

同时

轻盖

(1).指车盖。 晋 陆云 《长安有狭邪行》:“轻盖承华景,腾步跃飞尘。”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2).借指轻车。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迴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轻舟

狭长的,两舷弯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轻质材料(如树皮、兽皮、帆布、轻质木料、轻金属)制成

一叶轻舟

鸱夷

(1).革囊。《战国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听乎 闔閭 ,故 吴王 远迹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赐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取马革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你一死之后,当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吴 伍员 。 明 高启 《行路难》诗之二:“ 鉤弋 死 云阳 , 鴟夷 弃江沙。”

(3).指盛酒器。《艺文类聚》卷七二引 汉 扬雄 《酒赋》:“鴟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马光 《柳溪对雪》诗:“鴟夷赊美酒,油壁繫轻车。” 清 陈维崧 《满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看鴟夷扑满,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彝 ”。

(4).即 鸱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西子 下 姑苏 ,一軻逐 鴟夷 。” 冯集梧 注:“《史记·货殖传》: 范蠡 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当年功业,空繫五湖船。” 郁达夫 《留别》诗之二:“ 鴟夷 应笑先生拙,难买轻舟泛五湖。”参见“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势。

些小

(1) 细小;微小

(2) 稍许,略微

些小薄礼,先送阿哥买果吃。——《警世通言》

头角

比喻青少年的气概和才华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蝶舞

比喻荡子之流 *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禁打架》:“蜂游蝶舞,颠狂红粉青楼。”

猿啼鹤唳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水浒传》第五三回:“﹝ 二仙山 ﹞青山削翠,碧岫堆云。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明 徐元 《八义记·灵辄留朔》:“入山深,路崎嶇屈曲怎行。没一个打柴人,但闻得山鸡野鸟声声,听猿啼鹤唳惨悽。”亦作“ 猿啼鹤怨 ”。喻指哀怨声,哀叹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听得猿啼鹤怨,泪溼征袍如汗。”参见“ 猿鹤沙虫 ”。

物我

彼此,外物与己身。《列子·杨朱》:“君臣皆安,物我兼利,古之道也。”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 孔 门之乐,不拘物我,相与少叙,料无不可。”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他们是没有物我的区分,没有国族的界别。”

悠悠

(1) 长久,遥远

悠悠长夜

(2) 遥远的

悠悠未来

(3) 形容从容不迫

(4) 众多

(5) 荒谬

悠悠之谈

(6) 飘动的样子

羌笛悠悠雪满地。——宋· 范仲淹《渔家傲》

(7) 庸俗

(8) 形容忧伤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尔心。——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9) 形容悠闲自在

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悠悠自得

倚棹

见“ 倚櫂 ”。

明当

犹明日,明天。《北史·萧宝夤传》:“ 宝夤 明当拜命,其夜慟哭。” 唐 王维 《宿郑州》诗:“明当渡 京水 ,昨晚犹 金谷 。” 宋 吴潜 《水调歌头·和梅翁韵预赋山中乐》词:“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明白得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见 陆丈 回书,其言明当。”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古人不忌重韵》:“古人但取文理明当而已,初不避重字也。” 清 姚鼐 《复鲁絜非书》:“抑人之学文,其功力所能至者,陈理义必明当,布置取舍,繁简廉肉不失法,吐辞雅驯不芜而已。”

归梦

归乡之梦。 南朝 齐 谢朓 《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望望 荆臺 下,归梦相思夕。” 唐 段成式 逸句:“虱暴妨归梦,虫喧彻曙更。”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八:“心神不定,归梦无聊。”

三洲

(1).指传说中的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三仙山。 明 高启 《次韵酬张院长见贻太湖中秋玩月之作》:“若上 洞庭 看玉镜,两山应是胜三洲。”

(2).歌曲名。《旧唐书·音乐志二》:“《三洲》,商人歌也。商人数行 巴陵 三江 之间,因作此歌。”参见“ 三洲歌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