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尊师归湖州

作者:司空曙 朝代:唐代

送王尊师归湖州原文

烟芜满洞青山绕,幢节飘空紫凤飞。
金阙乍看迎日丽,玉箫遥听隔花微。
多开石髓供调膳,时御霓裳奉易衣。
莫学辽东华表上,千年始欲一回归。

诗词问答

问:送王尊师归湖州的作者是谁?答:司空曙
问:送王尊师归湖州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送王尊师归湖州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司空曙的名句有哪些?答:司空曙名句大全

司空曙送王尊师归湖州书法欣赏

司空曙送王尊师归湖州书法作品欣赏
送王尊师归湖州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293_50

参考注释

烟芜

烟雾中的草丛。亦指云烟迷茫的草地。 唐 权德舆 《奉和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烟芜敛暝色,霜菊发寒姿。” 宋 柳永 《破阵乐》词:“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 清 纳兰性德 《忆秦娥·龙潭口》词之二:“青如翦,鷺鷥立处,烟芜平远。”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幢节

(1).旗帜仪仗。 五代 齐己 《寄金陵幕中李郎中》诗:“久待尊罍临 铁瓮 ,又从幢节镇 金陵 。”《新唐书·韦昭度传》:“拜 昭度 兼行营招抚使,乃建幢节行城下。”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稍南,人物异常,旌旗飞飜飘转,所持幢节,高数丈,非人世所覩。”

(2).旌旗和符节。《新唐书·郑馀庆传》:“自 至德 后,方镇除拜,必遣内使持幢节就第。”按,《旧唐书·郑馀庆传》作“旌节”。

紫凤

传说中的神鸟。亦指衣上凤鸟花纹。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钧天曲》:“紫凤来参差,玄鹤起凌乱。” 唐 杜甫 《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 唐 李商隐 《碧城》诗之二:“紫凤放娇衔 楚 珮,赤鳞犯舞拨 湘 絃。”《花月痕》第七回:“背踏金鰲,忆南都之石黛,歌传紫凤,夸北地之胭脂。”

金阙

(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 唐 杨炯 《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

(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 北齐 颜之推 《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乍看

初一看

他的来信,乍看是东拉西扯的闲聊,但实质上谈的是扎扎实实的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迎日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大戴礼记·公符》:“正月朔日迎日於东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旁作穆穆’,唱於迎日之拜。”参阅《宋书·礼志一》。

(2).向日;随日。 唐 宋之问 《幸少林寺应制》诗:“曙阴迎日尽,春气抱巖流。” 唐 王卓 《观北番谒庙》诗:“仗移迎日转,旆动逐风轻。”

迎娶的日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袁洪儿夸郎》:“明日吉,便为迎日。”

玉箫

(1).玉制的箫或箫的美称。《晋书·吕纂载记》:“ 即序胡 安据 盗发 张骏 墓,见 骏 貌如生,得真珠簏、琉璃榼、白玉樽、赤玉簫。”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卷三:“玉簫和我神,金醴释我忧。” 宋 齐愈 《八宝妆》词:“惆悵夜久星繁,碧云望断,玉簫声在何处?” 清 纳兰性德 《眼儿媚·又咏梅》词:“玉簫吹梦,金釵划影,悔不同擕。”

(2).人名。传说 唐 韦皋 未仕时,寓 江夏 姜使君 门馆,与侍婢 玉箫 有情,约为夫妇。 韦 归省,愆期不至, 箫 绝食而卒。后 玉箫 转世,终为 韦 侍妾。事见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三。后多借指姬妾。 宋 史达祖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词:“身是客,愁为乡。算 玉簫 犹逢 韦郎 。” 清 秋瑾 《翠楼怨·题王泽寰亡姬吴氏遗像》词:“但恐 玉簫 难再,愁煞 韦皋 。”

石髓

即石钟乳。古人用于服食。也可入药。《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 烈 尝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餘半与 康 ,皆凝而为石。” 南朝 梁 沉约 《游沉道士馆》诗:“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 清 魏源 《黄山》诗之四:“老松生空山,一物无可恃。得天惟云液,得地惟石髓。”参见“ 石鐘乳 ”。

调膳

亦作“ 调饍 ”。1.司厨,烹调。 汉 徐干 《中论·覈辩》:“人心之於是非也,如口於味也。口者,非以己之调膳则独美,而与人调之则不美也。”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万岁爷甚是悬掛,以前虽遣中使时常问安,还不放心,以此特差本监,领这御医视药调膳。”

(2).指操持家务。喻赋闲家居。 唐 罗隐 《<谗书>重序》:“ 隐 次《谗书》之明年,以所试不如人,有司用公道落去。其夏,调饍於 江 东,不随岁贡。” 宋 王安石 《知制诰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请郡,期调膳以奉亲。”

霓裳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辽东华表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丁令威 ,本 辽东 人,学道於 灵虚山 。后化鹤归 辽 ,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后以“辽东华表”称久别的故乡。

千年

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回归

(1) 发生倒退或表现倒退;常指趋于接近或退回到中间状态

(2) 归回

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