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邱寺五叠苏东坡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虎邱寺五叠苏东坡韵原文

苏城北平原,拔地起崇岭。

其磴五十三,其涧通深井。

岭顶法王宫,浮图矗雄耿。

梵唱落云间,丝管真䀨黾。

虚传虎踞巅,徒说剑飞矿。

尽信不如无,论欲戒奇猛。

玉局同此意,安贴新词骋。

用韵不妨险,废食岂因哽。

逮兹五叠之,虽逊响钵顷。

拙速颇亦成,足遣清兴冷。

仰苏楼咫尺,致我睪思永。

旋跸循山塘,历历观民景。

钟声渐以远,针尖馀塔影。

顾问扈驾臣,可误奏章请。

诗词问答

问:虎邱寺五叠苏东坡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虎邱寺五叠苏东坡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梗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九

参考注释

平原

广阔平坦的原野

吾村十里皆平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拔地

(1) 狠狠地

拔地瞅了一眼

(2) 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拔地孤峰

拔地而起的高楼

深井

(1) 水面的深度超过7米的一种井

(2) 竖直深孔(如矿井或深坑)

法王

(1).佛教对 释迦牟尼 的尊称。亦借指高僧。《法华经·譬喻品》:“我为法王,於法自在。” 宋  苏轼 《赠虔州慈云寺鉴老》诗:“却须重説圆通偈,千眼薰笼是法王。” 清  金农 《得宋高僧手写<涅槃经>残本即题其后》诗:“法王力大书体肥,肯落人间寒与饥。”

(2). 元  明 等朝授予红教喇嘛首领的封号。 元世祖  至元 七年封萨迦派首领 八思巴 为大宝法王。 明 朝分封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的上层喇嘛为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等。 吴晗 《朱元璋传》第四章二:“ 明 朝继承 元 朝的制度,设立了军事统治机构,并封其长老为国师、法王,令其抚治人民,定期朝贡。”

(3).指天主教教皇。 鲁迅 《坟·人之历史》:“ 罗马 法王,又竭全力以塞学者之口。”

浮图

(1) 梵语音译,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也专指和尚。也作“浮屠”“佛图”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指佛塔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雄耿

刚强耿直。《北史·辽西公意烈传》:“ 意烈 性雄耿,自以帝属,耻居 跋 下,遂阴结徒党,将袭 鄴 。”

梵唱

梵呗。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五:“﹝ 曹植 ﹞尝登 鱼山 临 东阿 ,忽闻巖岫里有诵经声……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 植 依拟所造。”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伤史拱山人》:“逋客预斋还梵唱,老猿窥祭亦悲吟。” 清  龚自珍 《杭州有所追悼而作》:“ 杭州 风俗闹兰盆,緑蜡金炉梵唱繁。” 陈世宜 《醉歌》:“高歌梵唱声相杂,龙鸣狮吼成须臾。”

云间

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因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松江府治所在地华亭)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而得名

丝管

弦乐器与管乐器。泛指乐器。亦借指音乐。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入则歌姬舞女,击竹吹笙,丝管迭奏,连宵尽日。” 唐  杜甫 《赠花卿》诗:“ 锦城 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每府僚宴集其上,綺罗照野,丝管沸天,游人指点咨嗟,邈在仙境。”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正俗》:“古人之诗皆乐也,文人或不闲音律,所作篇什,不协於丝管。”

虚传

空传其名;不实的传说。 唐  杜甫 《姜楚公画角鹰歌》:“此鹰写真在 左绵 ,却嗟真骨遂虚传。” 宋  秦观 《次韵子由题摘星亭》:“不见烧香成宿雾,虚传裁锦作障泥。” 清  顾炎武 《千官》诗:“ 武帝 求仙一上天, 茂陵 遗事只虚传。”

虎踞

(1).如虎之蹲踞。比喻人物威武。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 商容 与 殷 民观 周 师之入……见 太公 ,曰:‘吾新君也。’ 容 曰:‘非也。其人虎踞而鹰趾,当敌将众,威怒自倍。’”

(2).喻指地形的雄壮险要。《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 晋  张勃 《吴录》:“ 刘备 曾使 诸葛亮 至京,因观 秣陵 山阜,乃嘆曰:‘ 钟山 龙蟠, 石头 虎踞,帝王之宅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石头 巉巖如虎踞,凌波欲过沧 江 去。”

(3).形容怪石雄伟之状。 唐  王绩 《游北山赋》:“石当阶而虎踞,泉度牖而龙吟。”

徒说

白说;空说。 明  史叔考 《小措大·旅思》套曲:“梦迷离,空有蝴蝶,好事枉徒説。” 郭沫若 《王昭君》第一幕:“我以后要把这类徒说梦话的书,全盘投在火坑里去。”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