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喜雨诗

作者:李昂 朝代:唐代

暮春喜雨诗原文

风云喜际会,雷雨遂流滋。
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渐侵九夏节,复在三春时。
霢霂垂朱阙,飘飖入绿墀。
郊坰既沾足,黍稷有丰期。
百辟同康乐,万方伫雍熙。

诗词问答

问:暮春喜雨诗的作者是谁?答:李昂
问:暮春喜雨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李昂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昂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_18

参考注释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际会

(1).聚首;聚会。《礼记·大传》:“异姓主名,治际会。” 郑玄 注:“际会,昏礼交接之会也。” 孔颖达 疏:“际会,所以主此母妇之名,正昬姻交接会合之事。” 孙希旦 集解:“际会,谓於吉凶之事相交际而会合也…… 郑氏 专以昏礼言,非是。盖同姓族属渐众,惧其离,有宗以统之,则不至於离。异姓男女相聚,惧其乱,有名以别之,则不至於乱。”

(2).引申为配合呼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回环,而有缀兆之位。” 周振甫 注:“际会,遇合,犹配合。”

(3).机遇;时机。《汉书·王莽传上》:“ 安汉公 莽 辅政三世,比遭际会,安光 汉 室,遂同殊风,至于制作,与 周公 异世同符。”《旧唐书·马怀素传论》:“ 马怀素 、 禇无量 好古嗜学,博识多闻,遇好文之君,隆师资之礼,儒者之荣,可谓际会矣。” 姜可生 《将之南田梦非》诗:“人生际会有如此,山川寂寥按剑起。” 艾青 《向太阳》诗:“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

(4).缝隙。两物体相接的中缝。《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棺但漆际会三过,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

雷雨

雷电交作而降雨

虚陈

虚设;空谈。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 清 龚自珍 《秋心》诗之二:“《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

精思

(1).精力和思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有按剑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此臣所以穷日夜,惫精思,不敢忘须臾,志在於斯文。”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疲精思於编简兮,驰志虑於遗文。”

(2).精心思考。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后汉书·张衡传》:“ 衡 乃拟 班固 《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諫。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新唐书·虞世南传》:“﹝ 虞世南 ﹞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今用白话,不恃熟读,而恃精思。”

夏节

夏季。《礼记·祭统》“未发秋政” 唐 孔颖达 疏:“言夏节虽尽,人君未发行秋政, * 不敢艾草也。” 汉 班固 《 * 通·日月》:“日所以有长短者何?阴阳更相用事也。故夏节昼长,冬节夜长。”

在三

《国语·晋语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 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亦有秉心矫迹,以敦在三之节。”《北齐书·徐之才传》:“既为汝师,又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尊道成德,严师其难哉。故在三之礼,极乎君亲,而师也参焉。”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夫师岂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谊,并之於君、亲。”

霢霂

亦作“霡霂”。1.小雨。《诗·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 南朝 齐 谢朓 纪晏 《闲坐联句》:“霢霂微雨散,葳蕤蕙草密。” 宋 范成大 《甘雨应祈》诗之二:“数日虽蒙霢霂霑,浥尘终恨太廉纤。” 清 唐孙华 《久旱酷热立秋后一日得雨骤凉志喜》诗:“虽未极滂沱,谅各分霡霂。”

(2).汗流貌。 晋 左思 《吴都赋》:“挥袖风飘而红尘昼昏,流汗霡霂而中逵泥泞。” 唐 白居易 《香山寺石楼潭夜浴》诗:“摇扇风甚微,蹇裳汗霢霂。”《云笈七籤》卷五六:“若极劳形,盗失精汗者,霡霂不止,大困神形。”

(3).微雨飘洒貌。 唐 陈子昂 《荆州大崇福观记》:“葳蕤春风,霡霂时雨。”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甘露霢霂於林薄,醴泉觱沸於嵌竇。”

(4).微细貌。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微縐霢霂纹,激动璇珠作。”

朱阙

(1).宫殿前红色的双柱。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崇墉冈连以岭属,朱闕巖巖而双立;高门拟于閶闔,方二轨而并入。” 晋 左思 《吴都赋》:“高闈有閌,洞门方轨;朱闕双立,驰道如砥。”

(2).借指皇宫、朝廷。《十洲记》:“臣故韜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闕。” 南朝 齐 王融 《拜秘书丞谢表》:“钦至道而出青皋,捨布衣而望朱闕。” 唐 陈子昂 《宿空舲峡青树村浦》诗:“虚闻事朱闕,结綬騖华轩。” 宋 林逋 《送长吉上人》诗:“青山买未暇,朱闕去随缘。”

飘飖

(1).风吹貌。《文选·班彪<北征赋>》:“风猋发以飘颻兮,谷水漼以扬波。” 刘良 注:“飘颻,风驰皃。” 晋 傅玄 《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叶哀蝉曲》:“凉风飘颻兮吹玉阶,秋叶颯兮鸣蝉哀。”

(2).飘荡;飞扬。 汉 边让 《章华台赋》:“罗衣飘颻,组綺繽纷。” 唐 武元衡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诗:“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颻十里雪如风。”《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綉带飘颻,花枝招展。”

(3).形容动荡、起伏。 晋 陶潜 《闲情赋》:“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颻而不安。” 唐 欧阳詹 《二公亭记》:“又钓人飘颻於左右,游禽出没乎前后。”《明史·俞通海传》:“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颻若游龙。”

(4).摇动;晃动。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所餘十九齿,飘颻尽浮危。”《西游记》第七七回:“﹝ 行者 ﹞即抽身跳在宝殿寻时,忽见光彩飘颻。”

(5).飞翔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飘颻登云湄。” 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宫池柳色》诗:“继续游蜂聚,飘颻戏蝶轻。” 宋 欧阳修 范仲淹 等《鹤联句》:“頡頏紫霄垠,飘颻沧浪潯。”

(6).形容举止轻盈、洒脱。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彻圣姿严,飘颻神步徐。” 明 梁辰鱼 《好事近·寄怀》套曲:“花馆贮多娇,冠当筵风度飘颻,纤歌飞处,柳外乳鶯春晓。” 明 无名氏 《赠书记·扫茔遘侠》:“看他丰姿出羣,飘颻韵生,我琳瑯触目今何幸。”

(7).流落;飘泊。《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 《蜀记》:“ 羽 劝 备 杀公, 备 不从。及至 夏口 ,飘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猎中,若从 羽 言,可无今日之困。’” 南朝 宋 鲍照 《代櫂歌行》:“羈客离婴时,飘颻无定所。”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郎年少,自分离;孤身何处飘颻。”

(8).形容驰思高远。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夫文章之体,尤难详赏……明飘颻之细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 韦应物 《横吹曲辞·长安道》:“丽人綺阁情飘颻,头上鸳釵双翠翘。” 清 刘大櫆 《海门鲍君墓志铭》:“盖君之天才鸿丽,山峙泉涌,放恣飘颻,极驰騖之能,不劳纪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遥远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经陈思王墓诗》:“飘颻 河 朔远,颭飇颶风鸣。” 唐 高适 《燕歌行》:“边庭飘颻那可度,絶域苍茫无所有。”

(10).指缥渺貌。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近臣零落今谁在,仙驾飘颻不可期。”

郊坰

泛指郊外。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建翠翳之青葱,或射勇禽於郊坰。” 宋 苏轼 《南歌子》词:“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郑泽 《晚眺次钝根韵》:“郊坰倏将暝,凉鬢风露侵。”

沾足

谓雨水充足。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卷一:“ 同州 民谓沾足为烂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灾》:“十八日,大雨沾足,乃种豆。”

黍稷

(1).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

(2).《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后因以“黍稷”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 宋 韩琦 《寄题广信君四望亭》诗:“古道入秋漫黍稷,远坡乘晚下牛羊。” 王闿运 《上征赋》:“访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离离。”参见“ 黍离麦秀 ”。

百辟

(1).诸侯。《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 孔 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国语·鲁语上》:“其 周公 、 太公 及百辟神祗实永饗而赖之。” 韦昭 注:“辟,君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 薛综 注:“百辟,诸侯也。”

(2).百官。《宋书·孔琳之传》:“ 羡之 ( 徐羡之 )内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閶闔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昔人称 谢太傅 ( 谢安 )功高百辟,心在一邱。”

康乐

(1).安乐。《礼记·乐记》:“嘽谐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 梁启超 《论进步》:“其羣治之光华美满也如彼,其人民之和亲康乐也如彼。”

(2).淫乐。康,通“ 荒 ”。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中山 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踦,固无休息,淫昏康乐,歌謡好悲,其主弗知恶,此亡国之风也。”

(3).舞曲名。《史记·孔子世家》:“选 齐 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 司马贞 索隐引 王肃 云:“舞曲名也。”

(4).指 南朝 宋 文学家 谢灵运 。《宋书·谢灵运传》:“﹝ 灵运 ﹞袭封 康乐公 ,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 谢康乐 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山川﹞实是欲界之仙都,自 康乐 以来,未復有能与其奇者。” 唐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羣季俊秀,皆为 惠连 ;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 。”

万方

(1) 指各地;四方

(2) 指形态多种多样

仪态万方

(3) 种种方法;各个方面

雍熙

谓和乐昇平。《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於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 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 贯休 《阳春曲》:“歷数雍熙 房 与 杜 , 魏公 姚公 宋开府 。”《水浒传》第八二回:“装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使宫府一体,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