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

作者:张耒 朝代:宋代

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原文

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气如决江河,势盛乃倾泻。
文莫如六经,此道亦不舍。
但于文最高,窥不见隙罅。
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
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
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
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下。
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
君为时俊髦,我老安苟且。
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

诗词问答

问: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的作者是谁?答:张耒
问:与友人论文因以诗投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耒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耒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气盛

(1) 血气旺盛,精力充沛;血气方刚,争强好胜

年轻气盛,说话易伤人

(2) 气势很大

气盛言宜

当即

(1) 马上,立即

当即表示同意

(2) 就在当时

会一开完当即就出发

妄说

没有根据地乱说

无知妄说

虚假

假的;不真实的

虚假现象

江河

(1) 长江和黄河

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

(2) 大河的泛称

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小而为大。——《庄子·则阳》

倾泻

(1) 大量的水从高处急速流下

瀑布倾泻于两山之间

(2) 倾吐,倾诈

倾泻冤愤

莫如

不如;这样选择较好

与其你去,莫如他来

六经

六部儒家经典。《庄子·天运》:“ 孔子 谓 老聃 曰:‘ 丘 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汉书·武帝纪赞》:“ 孝武 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颜师古 注:“六经,谓《易》、《诗》、《书》、《春秋》、《礼》、《乐》也。” 汉 以来无《乐经》。今文家以为“乐”本无经,皆包含于《诗》、《礼》之中;古文家以为《乐》毁于 秦始皇 焚书。参见“ 六艺 ”。

不舍

见“ 不舍 ”。

亦作“ 不捨 ”。1.不停止。《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荀子·劝学》:“騏驥一跃,不能十步,駑马十驾,功在不舍。”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躬亲庶务,不舍昼夜。”

(2).不放弃;不忍离开。《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刘官人 不捨,抢出门来,一径赶到厨房里。”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亲》:“她露出不舍的样子,把我送上轿。”

(3).不饶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嘱付 红娘 ,你管取您姐姐,休教觅生觅死,自推自攧。有些儿好弱,你根柢不捨!”《七国春秋平话》卷下:“ 伯杨 曰:‘ 孙子 欺吾,吾心不捨。’”

不见

(1)

不曾相见

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

(2)

见不着;丢失

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隙罅

缝隙;裂隙

后世

(1) 所有相继的世代

后世之谬其传。——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后世之君。——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

旷后世而不闻。

后世且行之。——清· 刘开《问说》

为了后世的利益

(3) 后代

后世子孙

文章

(1) 原指文辞,现指篇幅不很长而独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报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 泛指著作

为文章。——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每为文章。

(3) 比喻曲折隐蔽的含义

话里有文章

(4) 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总得做好

譬如

(1) 举个例子,打个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宋· 苏轼《教战守策》

区区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

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2) 犹方寸。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3) 旧时谦辞,我

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4) (语气不庄重)

此人非他,就是区区

(5) 诚挚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对偶

(1) 在命题演算中,整个公式里交换合取与变换而得到的结果

(2)

(3) 两个相反成分中的第二个

与论题对立的对偶

(4) 一种修辞方式: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5) 指配偶

污下

亦作“汚下”。1.低洼。《六韬·战骑》:“污下沮泽,进退渐洳,此骑之患地也。” 唐 张光朝 《荻塘西庄赠房元垂》诗:“水国信污下,霖霪即成川。” 宋 苏辙 《论黄河东流札子》:“惟 北京 之南, 孙村 在其东岸,东接故道,其间数十里,地颇汚下,每岁夏秋,涨水多自此溢出。” 清 黄景仁 《泥涂叹》:“污下圣所悲,欲往气为絶。”

(2).卑下,鄙陋。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上:“ 王介甫 云:‘ 白 诗多説妇人,识见污下。’ 介甫 之论过矣。 孔子 删《诗》三百五篇,説妇人者过半,岂可亦谓之识见污下耶?”《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 胡宗愈 操行污下,毁灭廉耻。” 胡汉民 《粤汉铁路商办问题之未解决》:“所谓善堂绅董者,其流品极杂,其智识污下,不解遵守法律。”

无有

没有

“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

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

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

果无有。

未暇

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为时

从时机或时间上看

为时只十有一月。——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为时过早

俊髦

才智杰出之士

苟且

(1) 只顾眼前,得过且过

苟且偷安

(2) 敷衍了事;马虎

因循苟且

他做翻译,一字一句都不敢苟且

(3) 不正当的(多指男女关系)

无以

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

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