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试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元旦试笔原文

启旦初阳升晓曦,萱宫贺节式威仪。

仰瞻康健膺天佑,俯恤趋跄荷圣慈。

福始开元庆有永,寿增肇祚算无涯。

将因春暖皇畿近,掖辇从民愿祝釐。

贞元运转玉衡参,景祚维新万物覃。

切已对时慎宵旰,勤民要务祝田蚕。

俶辰定气以廿四,正月为乾之九三。

设曰玩辞在观象,诚因励志敢虚谈。

诗词问答

问:元旦试笔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元旦试笔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

2. 向遇朝贺例于礼数永康左门外降舆步入上年恭奉懿旨以过劳宜从撙节特命于监就慈宁门阶下降舆并著内门旁设便座以资小憩

参考注释

初阳

(1).古谓冬至一阳始生,因以冬至至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为初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2).指初春。 唐太宗 《正日临朝》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参阅《史记·天官书》。

(3).朝阳,晨辉。 唐 温庭筠 《正见寺晓别生公》诗:“初阳到古寺,宿鸟起寒林。”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朱自清 《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4).喻盛世。 清 龚自珍 《最录汉旧仪》:“ 宏 事 世祖 作《汉旧仪》,犹 叔孙通 之遇 高祖 也。 应劭 事 献帝 ,亦作《汉官礼仪》,书既成,而代 汉 者起,无所用之。高材识掌故,一丁初阳,一丁蒙氾,幸不幸何如哉!”

升晓

犹破晓。 唐 韩愈 《同冠峡》诗:“宿云尚含姿,朝日忽升晓。”

贺节

祝贺节日。《水浒传》第九三回:“九十二个头领,及新降将 耿恭 ,齐齐整整,都来贺节,参拜 宋江 。”《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南京采风记》:“﹝端午节﹞午刻焚香烛敬神,亲友互相贺节。”

威仪

(1) 仪表威武严肃;军容整齐的

(2) 指随从

仰瞻

仰望;追慕。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嘉詔未赐,朝覲莫从。仰瞻城閾,俯惟闕庭。”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序》:“仰瞻昔贤,犹駑蹇之视天驥。” 清 姚鼐 《长椿寺观明刘孝纯太后画像》诗:“仰瞻后像非副褘,却号菩萨佩瓔络。”

康健

健康

天佑

上天的佑助。《汉书·杜邺传》:“故内无感恨之隙。外无侵侮之羞,俱享天祐,两荷高名者,盖以此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而天祐匪降,疾恙无瘳。”

上天佑助、佑护。《书·咸有一德》:“非天私我 有商 ,惟天佑于一德。” 孔 传:“非天私 商 而王之,佑助一德所以王。”《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果蒙天佑,狂疾顿除,改而为善,朕自有裁夺。” 刘半农 《欧洲花园》:“以 撒拔司丁 之英毅,竟不蒙天佑,身死国辱,隳其祖宗之遗烈。”

趋跄

(1).形容步趋中节。古时朝拜晋谒须依一定的节奏和规则行步。亦指朝拜,进谒。《诗·齐风·猗嗟》:“巧趋蹌兮。” 孔颖达 疏:“礼有徐趋疾趋,为之有巧有拙,故美其巧趋蹌兮。” 唐 元稹 《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制》:“ 庄宪皇后 姪 王悦 等,或勋戚荫餘,或公卿贵胤。佩觿有趋蹌之美,释褐参侍从之荣。” 宋 王禹偁 《乞差官通摄谒庙大礼使表》:“既列三臺之首,合居五使之先。顾筋力之不支,虑趋蹌之失度。輒伸悃愊,冀免遣差。” 清 唐孙华 《偕夏重至国学观古槐》诗:“推排列拜皆新贵,乌纱银带纷趋蹌。”

(2).指入朝做官,出仕。 明 汤显祖 《阳谷主人饮》诗:“趋蹌乃人理,卧托非世资。”

(3).奔走侍奉。 宋 苏舜钦 《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阁下以高文閎才都盛位,而某以吏属,时得趋蹌左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 刘德 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徒善应对趋蹌耳。”

(4).奉承拍马;阿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莫难道诗骨瘦嵓嵓,掂详了这廝趋蹌,身分便活脱下 钟馗 一二三。”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更羡他知书知礼,是一箇不趋蹌的秀才,若论他有德有行,好一位戴冠儿的君子。”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淫谄二罪冥责甚怪》:“贫贱之人谋生不得,或奔走权门,或趋蹌富室,被人耻笑,亦是不得已之事。”

(5).疾行貌。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这嘴脸便不像俺的爷,临了那几步趋蹌却像得俺爷好。”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罗台山》:“﹝ 罗臺山 ﹞掌师子周旋趋蹌如往月时,由是门内外人始知公负奇力。”

(6).指音乐的板眼节奏。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春日见示》:“龙咽嘹喨留行月,凤翼趋蹌巧定场。”

圣慈

圣明慈祥。旧时对皇帝或皇太后的谀称。《后汉书·孔融传》:“臣愚以为诸在冲齓,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謚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絶之。”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六:“造化膺神契,阳和沃圣慈。” 宋 岳飞 《奏乞会诸帅破敌状》:“欲乞圣慈令臣提军前去会合诸帅,同共掩击,兵力既合,必大成功。” 明 徐渭 《五色鹦鹉黄鹦鹉并是圣母所训各赋》之二:“侍儿不用抛红豆,自有佳音慰圣慈。”

开元

唐玄宗李隆基年号(713—741)

开元天宝之际。——宋· 苏轼《教战守》

无涯

无尽;无限

灾祸无涯

皇畿

旧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镇抚皇畿,翼亮帝室。”

辇从

同车的随从。《战国策·楚策四》:“ 庄辛 谓 楚襄王 曰:‘君王左 州侯 ,右 夏侯 ,輦从 鄢陵君 与 寿陵君 ,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 郢 都必危矣。’”

民愿

民众的意愿。 晋 郭象 《<庄子>序》:“故其长波之所荡,高风之所扇,畅乎物宜,适乎民愿。”《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王初令官民皆薙髮,继闻拂民愿,諭缓之。”

贞元

(1).纯正。语本《易·乾》:“元亨利贞。” 高亨 注:“乾,卦名,天也。元,善也。亨,美也。利,利物也。贞,正也。天有善、美、利物、贞正之德……《文言》谓君子亦有此德。” 南朝 梁 江淹 《五侍中为南蛮校尉诏》:“侍中领祕书监驍骑将军 奂 ,秉心贞元,志局开亮,绩誉之美,在公屡彰。”

(2).古以元亨利贞喻春夏秋冬,故借指时令的周而复始和天道人事的转换。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纪贞元而应度,按时令以承禧。” 清 叶廷琯 《梅孙以甲乙元旦诗见示依韵和之》:“世事偶然成剥復,天心於此见贞元。”参见“ 贞下起元 ”。

运转

(1) 绕某个中心或某根轴作曲线运动

行星绕着太阳运转

(2) 使机器转动

一按电钮,机器就开始运转

玉衡

(1).古代的测天仪器。《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 孔颖达 疏引 蔡邕 曰:“玉衡长八尺,孔径一寸,下端望之以视星辰。盖悬璣以象天而衡望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玉衡常理,顺九天而调阴阳。” 清 纳兰性德 《自鸣钟赋》:“尔其外之可见者,加尺茎于图上,儼窥天之玉衡,譬 夸父 之逐日。”

(2).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文选·<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歷歷。” 李善 注引《春秋运斗枢》曰:“北斗七星,第五曰玉衡。”《晋书·天文志上》:“魁第一星曰天枢,二曰琁,三曰璣,四曰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摇光。”《宋书·符瑞志下》:“玉衡从体,瑶光得正。”

(3).泛指北斗。《文选·扬雄<长杨赋>》:“是以玉衡正而太阶平也。”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玉衡,北斗也。” 元 傅若金 《书南宁驿》诗:“中天日月回金闕, * 辰绕玉衡。” 章炳麟 《东夷》诗之三:“仰见玉衡移,握手言离别。”

(4).车辕头横木的美称。《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枉玉衡於炎火兮,委两馆於咸唐。” 王逸 注:“衡,车衡也。”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轻盖靡於骏奔,玉衡劳於拊翼。”

景祚

(1).景福。《晋书·乐志上》:“超百代,扬休烈,流景祚,显万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文明自天,缉遐景祚。”《旧唐书·高骈传》:“我国家景祚方远,天命未穷。”

(2).比喻帝业。《旧唐书·肃宗纪赞》:“兇徒竟毙,景祚重延。”

维新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对时

指一整天。 郭沫若 《海涛集·跨着东海》:“据他说,我的情形是很轻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个对时。” 叶紫 《行军掉队记》:“看形势,被害至多总还不到一个对时,大约是在昨天上午。”

宵旰

〈方〉∶宵衣旰食,即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

宵旰忧虞轸。——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

勤民

(1).劳苦百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秦 违 蹇叔 ,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昭公十五年》:“获城而弗取,勤民而顿兵,何以事君?”《国语·周语上》:“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於德而无勤民於远。” 韦昭 注:“勤,劳也。”

(2).尽心尽力于民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 杜预 注:“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汉 班固 《典引》:“奕世勤民,以方伯统牧。”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犹以玩物为戒,特申勤民之旨,以垂训焉。”

要务

重大任务

田蚕

(1).指植桑养蚕等事务。《汉书·地理志下》:“ 殷 道衰, 箕子 去之 朝鲜 ,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后汉书·东夷传·马韩》:“ 马韩 人知田蚕,作緜布。”《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之七》:“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宋 范成大 《照田蚕行》:“儂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2).泛指农桑。《魏书·韩显宗传》:“田蚕暂废,则将来无资。此国之深忧也。” 北齐 刘昼 《新论·贵农》:“建国者必务田蚕之实,弃美丽之华。”《宋史·窦俨传》:“国家之方,守穀帛而已。二者……宜有劝教。请於《齐民要术》及《四时纂要》、《韦氏月録》中,採其关於田蚕园圃之事,集为一卷,鏤版颁行,便於流布。”

俶辰

良辰。 明 杨慎 《伊兰赋》:“开以景风之俶辰兮,贯乎星回之火节。”

正月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明年正月。——《明史》

玩辞

玩味词义。语本《易·繫辞上》:“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文献通考·经籍三》:“平时本诸践履,则观象玩辞,此义理也;一旦谋及卜筮,则观变玩占,亦此义理也。”

观象

(1).观察卦爻之象。古人用以测吉凶。《易·繫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繫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宋 陈亮 《祭吕东莱文》:“讲观象之妙理,得应时之成能。”

(2).观测天象。《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观象云物,察应寒温。” 唐 杨炯 《浑天赋》:“故知天常安而不动,地极深而不测,可以作观象之準绳,可以作谭天之楷式。”《隋唐演义》第二九回:“ 煬帝 携着 袁紫烟 ,同上臺去观象。”

(3).谓取法,效法。 晋 陆机 《文赋》:“俯貽则於来叶,仰观象於古人。”

励志

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汉 班固 《 * 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旧唐书·李渤传》:“ 渤 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於文学,隐於 嵩山 ,以读书业文为事。” 陈春生 《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 成基 ﹞遂渡 江 至 安庆 ,入 年徽 武备练军学堂,励志学习,屏絶嗜好。”

虚谈

空谈

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晋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