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江龙

作者:谷子敬 朝代:明代

混江龙原文

仙凡有路。全凭着足底一双凫。

翱翔天地。放浪江湖。

东访丹丘西太华。朝游北海暮苍梧。

暂离真境。来混尘俗。

觑百年浮世。似一梦华胥。

信壶里乾坤广阔。叹人间甲子须臾。

眨眼间白石已烂。转头时沧海重枯。

箭也似走乏玉兔。梭也似飞困金乌。

看了这短光阴。则不如且入无何去。

落的个诗怀浩荡。醉眼模糊。

诗词问答

问:混江龙的作者是谁?答:谷子敬
问:混江龙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混江龙是什么体裁?答:散曲
问:谷子敬的名句有哪些?答:谷子敬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元曲选 城南柳 第一折

参考注释

仙凡

(1).仙境与人间。 元  刘因 《游天城》诗:“天设限仙凡,云生失昏晓。”

(2).谓仙人与凡人。 明  朱有燉 《风月牡丹仙》第三折:“秀才,你读书人,岂不知幽冥之理,仙凡之道,不可如此!”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那时还相信神仙和鬼神,并不以为虚造,所以所记虽有仙凡和幽明之殊,却都是史的一类。”

(3).借喻皇宫内苑与宫外。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歌咏》:“ 杨文公 初为光禄丞, 太宗 颇爱其才。一日,后苑赏花宴词臣,公不得预,以诗貽诸馆阁曰:‘闻戴宫花满鬢红 上林 丝筦待重瞳, 蓬莱 咫尺无因到,始信仙凡迥不同。’”

(4).比喻朝廷与地方。 宋  苏轼 《赠人》诗:“别后休论信息疎,仙凡自古亦殊途……谁怜泽畔行吟者,目断 长安 貌欲枯。” 冯应榴 注:“其人由官 荆  楚 而内召入 汴 者。”

足底

(1).脚底板。《元史·方技传·李杲》:“ 陕 帅 郭巨济 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 杲 以长针刺骫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

(2).脚底下。 明  吴承恩 《约庵周公升南京刑部尚书障词》:“足底阳春行处满,袖中经济拈来别。” 清  袁于令 《楚江情·护姬北上》:“仰天长笑出门去,应知足底是天涯。”

双凫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翱翔

在空中(常指在高空)飞行或盘旋

展翅翱翔于两三千米高空的雄鹰,一下子就能发现地面上宽广范围内的一只小兔或小鸡。——《眼睛与仿生学》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放浪

(1).放纵不受拘束。 晋  郭璞 《客傲》:“不恢心而形遗,不外累而智丧,无巖穴而冥寂,无江湖而放浪。” 唐  吴筠 《高士咏·柏成子高》:“ 大禹 受禪让, 子高 辞诸侯。退躬适外野,放浪夫何求。”《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耻不就,归家益放浪。”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三:“他早先对于她的印象,只以为是有点美好和聪明而放浪的新型女性。”

(2).指行为不检点。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韩樾子》:“适 小红 送茶至, 韩 戏捻其腕, 红 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门,郎君便尔放浪耶!’”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仿佛觉得自己的‘运气不好’和姨太太的放浪多少有几分关系:几曾见戴了绿头巾的人会走好运的?”

(3).浪游;浪迹。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孤舟小於叶,放浪烟水间。”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赵牧》:“有俊才,负奇节,遂捨场屋,放浪人间。”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陶庄》:“每午餐后,必芒鞋竹笠,放浪於山巔水涯。” 郭沫若 《蒲剑集·关于屈原》:“其实‘放流’只是放浪, 屈原 被疏之后居于闲位,曾向四处游历过而已。”

丹丘

亦作“ 丹邱 ”。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 王逸 注:“ 丹丘 昼夜常明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於是好道之儔自远方集,或絃琴以歌 太一 ,或覃思以歷 丹丘 。” 唐  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 丹丘 。” 宋  林景熙 《宿台州城外》诗:“荒驛 丹邱 路,秋高酒易醒。” 清  吴伟业 《海市四首次张石平观察韵》之三:“却笑 燕  齐 迂怪士,祇知 碣石 有 丹邱 。”

太华

山名。即西岳 华山 ,在 陕西省  华阴县 南,因其西有 少华山 ,故称 太华 。《书·禹贡》:“ 西倾 、 朱圉 、 鸟鼠 ,至於 太华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六十里,曰 太华之山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

北海

(1) 大西洋东北部一个浅海,位于欧洲大陆东北与不列颠岛之间

(2)

(3)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港口城市。著名渔港,工业有水产加工、贝雕工艺、电力、造船、机械、化学、轻工、纺织等

(4) 北京市的北海公园

(5) 中国北方的边区

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左传·僖四年》

(6) 渤海

非挟太山以超 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7) 贝加尔湖。苏武居北海牧羊之所。今苏联亚洲部分南部的湖泊

乃徒武北海上无人处。——《汉书·李广苏建传》

真境

道教之地。亦指仙境。 唐  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诗之三:“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宋  李弥逊 《渡横溪》诗:“尘埃何处寻真境?试逐寒流认落花。”《宋史·乐志》:“ 蓬莱 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 清  黄鷟来 《和陶饮酒》诗之十三:“於世苦纷纠,睡乡觅真境。”

尘俗

(1) 流俗

一扫文坛尘俗

(2) 尘世

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百年大计

(2) 指人的一生;一辈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浮世

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唐  许浑 《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覷百年浮世,似一梦 华胥 。” 丁玲 《母亲》二:“ 曼贞 这时,也正有着一种悲凉的浮世的感觉。”

一梦华胥

《列子·黄帝》:“﹝ 黄帝 ﹞昼寝而梦,游於 华胥氏 之国。 华胥氏 之国在 弇州 之西, 台州 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后因称一场幻梦为“一梦华胥”。 元  范子安 《竹叶舟》第一折:“你本待挟三策,做 公孙 应举;眼见的不及第,学 渊明 归去。怎知道这两桩儿都则是一梦 华胥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暂离真境,来混尘俗,覷百年浮世,似一梦 华胥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