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志弥师往淮南

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代

送志弥师往淮南原文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眷属空相望,鸿飞已杳冥。

诗词问答

问:送志弥师往淮南的作者是谁?答:皇甫冉
问:送志弥师往淮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皇甫冉的名句有哪些?答:皇甫冉名句大全

皇甫冉送志弥师往淮南书法欣赏

皇甫冉送志弥师往淮南书法作品欣赏
送志弥师往淮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持律

犹持戒。《大宝积经·郁迦长者会》:“谁是持律,谁持阿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贫道持律而已,可求 孙先生 。” 宋 苏轼 《宸奎阁碑》:“ 璉 虽以出世法度人,而持律严甚。”

长老

(1) 年纪大的人

(2) 对和尚的尊称

小长老

摩顶

(1).见“ 摩顶放踵 ”。

(2).《法华经》谓 释迦牟尼佛 以 * 付嘱大菩萨时,用右手摩其顶。后为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法华经·嘱累品》:“ 释迦牟尼佛 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 摩訶萨 顶,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作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 唐 张南史 《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诗:“禪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西游记》第四十回:“感蒙 观世音菩萨 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

(3).指受戒出家。 清 李渔 《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

(4).抚摩头顶,以示喜爱。 清 吴伟业 《病中别孚令弟》诗之十:“挽鬚怜尚幼,摩顶喜堪狂。”

时流

世俗之辈。《晋书·阮裕传》:“诸人相与追之, 裕 亦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 前蜀 韦庄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诗:“因循每被时流誚,奋发须由国士怜。”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凡暗转、暗接、暗提、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蕙之笔能胜任也。”

独行

(1) 一个人走路

踽踽独行

(2) 坚持按自己的主张做

独行其是

野旷

荒野空阔。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我要城外野旷去处走走,散心耍子一回何如?”

旅宿

(1).旅途夜宿。 唐 皇甫冉 《酬李司兵直夜见寄》诗:“江城闻鼓角,旅宿復何如。” 唐 李商隐 《寒食行次冷泉驿》诗:“归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 宋 黄孝迈 《湘春夜月》词:“念 楚 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刘书樵晋游诗》:“单车六月渡 滹沱 ,旅宿愁闻子夜歌。”

(2).旅舍。 唐 张籍 《宿临江驿》诗:“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

远山

(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

(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参见“ 远山眉 ”。

眷属

(1) 家眷,亲属

(2) 夫妻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清· 林觉民《与妻书》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空相

(1).佛教语。假象;幻象。《思益经·菩萨无二品》:“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随如是知,名为漏尽。” 金 王若虚 《文辨一》:“既乃破之以空相之説,而以为不必存。” 苏曼殊 《本事诗》之十:“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2).指真空的本体。《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浄,不增不减。”

(3).复姓。 商 后有 空相氏 。见《通志·氏族五》。

鸿飞

(1).鸿雁飞翔。《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 唐 苗神客 《乙速孤府君碑铭》:“鸿飞渐陆,振玉羽於元霄。”

(2).鸿雁高飞。比喻升迁腾达,奋发有为。《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鸿騫旧 吴 ,作守东 楚 ”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吴质 《魏都赋》:“我太公鸿飞 兖 豫 。” 唐 梁肃 《为雷使君祭孟尚书文》:“昔在 天宝 ,滥觴登朝,爰自中兴,鸿飞乃高。”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3).鸿雁远翔。比喻超脱尘世。 唐 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诗:“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宋 陆游 《故山》诗:“老尉鸿飞隐市门,千年犹有旧巢痕。”

(4).哀鸿遍飞。比喻灾民极多。 唐 李峤 《攀龙台碑》:“既而六师鱼渍,九野鸿飞,竟兆天亡之徵,卒成土崩之势。”

杳冥

(1) 幽暗

于恍惚杳冥之中。——《老残游记》

(2) 极高或极远以致看不清的地方

翱翔于杳冥之上。——宋玉《对楚王问》

绝云霓,入青霄,飞腾乎杳冥之上。——《镜花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