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首·其二

作者:牟嘉叙 朝代:明代

拟古二首·其二原文

灌木产崇冈,郁郁蔽层邱。

芳草依涧侧,托蔓相绸缪。

美人隔遐方,宜为君子仇。

未及登君堂,岁月倏已遒。

慨彼芙蓉花,烂漫当清秋。

采采欲为赠,道路阻且脩。

愿君保明哲,妾心亦何尤。

诗词问答

问:拟古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谁?答:牟嘉叙
问:拟古二首·其二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牟嘉叙的名句有哪些?答:牟嘉叙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尤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二十九

参考注释

灌木

丛生之木

一丛乌饭树灌木

郁郁

(1) 生长茂盛

郁郁葱葱

(2) 形容忧伤苦闷

郁郁不乐

芳草

(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绸缪

(1) 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 ;情意深厚

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吴质《答东阿王书》

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卢湛《赠刘琨一首并书》

美人

(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遐方

犹远方。 汉 扬雄 《长杨赋》:“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絶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 唐 白居易 《题郡中荔枝诗》:“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清 曹寅 《粤中丞送孔雀》诗:“絶嶠龙閒能致远,遐方珍贡自乘时。”

君子仇

君子的配偶。 三国 魏 曹植 《蒲生行浮萍篇》:“结髮辞严亲,来为君子仇。”参见“ 君子好逑 ”。

未及

(1) 来不及

老师未及说完,下课铃响了

(2) 并未涉及

他所说的只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岁月

年月日子;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芙蓉

(1) 芙蓉花。中国的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丽,白色或粉红色,在夜间变深红色

(2) 荷花的别名。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烂漫

(1) 色彩鲜丽

山花烂漫

(2) 坦荡,无做作

天真烂漫

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采采

犹言采了又采。 南朝 齐 陶功曹 《采菱曲》:“採採詎盈匊,还望空延佇。”匊,一本作“ 掬 ”。

(1).犹事事。《书·皋陶谟》:“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孔 传:“载,行。采,事也。称其人有德,必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以为验。”

(2).茂盛,众多貌。《诗·秦风·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毛 传:“采采,犹萋萋也。” 晋 陶潜 《荣木》诗:“采采荣木,结劐根於兹。” 南朝 宋 谢灵运 《缓歌行》:“习习和风起,采采彤劐云浮。” 明 高启 《菊邻》诗:“采采霜露餘,繁英正鲜新。”一说,灿灿青青、活鲜鲜貌。见 郭沫若 《读〈随园诗话〉札记》。

(3).华饰貌。《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朱熹 集传:“采采,华饰也。” 明 唐寅 《题菊花》诗之一:“御袍采采 杨妃 醉,夜半扶归挹露华。”

(4).形容美妙的乐声。《文选·嵇康<琴赋>》:“英声越发,采采粲粲。” 吕向 注:“采采粲粲,英声貌。” 唐 孟郊 《清东曲》:“采采《清东曲》,明眸艷珪玉。”

道路

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

人生道路

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保明

(1).使安宁而尊贵。《诗·周颂·访落》:“休矣皇考,以保明其身。” 郑玄 笺:“美矣,我君考 武王 ,能以此道尊安其身。” 孔颖达 疏:“言尊安其身,则以保为安,明为尊……谓用此 文王 之道以定天下、居天子之位,是安而且尊也。”

(2).谓负责向上申明。《三国志·魏志·鲜卑传》:“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綬,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於天子。” 宋 岳飞 《奏襄阳府路差补职官措置事宜状》:“州县官如能用心召集流亡,劝课农桑,怀柔百姓,宽恤刑禁,从本司保明申奏朝廷,优异推恩。”《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伏覩制旨,监司于所部保明郡守,郡守于所属保明知县,县令治状显著,令中书、门下省籍记,取旨甄擢。”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诗话》:“《魏氏春秋》谓 吕巽 诬其弟 安 不孝。 安 引 康 为证。 康 义不负心,保明其事。”

亦何

何其;多么。 晋 葛洪 《神仙传·阴长生》:“况仙人亦何急急,令闻达朝闕之徒,知其所云为哉!” 唐 杜甫 《鹿头山》诗:“斯人亦何幸,公镇踰岁月。” 清 方文 《宋遗民咏·赵子固孟坚》:“嗟彼承旨者,失身亦何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