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道祖鹁鸪帖赞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薛道祖鹁鸪帖赞原文

朋友之宿草未黄,眷眷于旧藏。
画史之抵訾未忘,齗齗乎弗偿。
鸠抱枋而下垂,鹤唳天而高翔。
谁能游九垓以问太虚,其必有以别二子之短长也。

诗词问答

问:薛道祖鹁鸪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薛道祖鹁鸪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朋友

(1) 除情人或亲属之外彼此有交情的人

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清· 刘开《孟涂文集》

(2) 恋爱的对象

谈朋友

(3) 指幕友

我那里左右要请朋友,你就可以拣一个合式的事情,代我办办。——《二刻拍案惊奇》

宿草

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

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礼·檀乡上》

眷眷

亦作“睠睠”。1.依恋反顾貌。《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睠睠怀顾。” 晋 陶潜 《杂诗》之三:“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宋 陆游 《临江仙·离果州作》词:“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 柔石 的拳拳的心。”

(2).意志专一貌。《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是以眷眷,勤求俊杰。”《北史·成淹传》:“夫为王者不拘小节,岂得眷眷守 尾生 之信!” 明 唐顺之 《答俞教谕书》:“僕於科甲人才固未尝专有眷眷搜罗之心。”

画史

犹画师。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画史纷纷何足数, 惠崇 晚出吾最许。”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先朝进马》:“ 正统 四年六月, 撒马儿罕 又遣使贡马,身色纯黑,蹄额皆白,赐名‘瑞驎’,又詔画史图其貌。” 清 赵翼 《画士顾生为我写照》诗:“山泽之臞土木身,偶烦画史为传真。”

齗齗

1.露齿貌。

2.争辩貌。《史记·鲁周公世家论》:“甚矣 鲁 道之衰也! 洙 泗 之间齗齗如也。”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盖幼者患苦长者,长者忿愧自守,故齗齗争辞,所以为道衰也。” 唐 刘禹锡 《辩易九六论》:“然犹贵听而贱视,齗齗然莫可更也。” 郑振铎 《海燕·阿剌伯人》:“那天在 新加坡 ,为我们赶马车的和慈老头子,他并不齗齗争价,多给了半个银角,便笑嘻嘻的道谢的。”

3.犹誾誾。和悦而能尽言之貌。 明 归有光 《周弦斋寿序》:“吾舅若兄弟之从先生游齗齗如也。”

4.忿嫉。《汉书·刘向传》:“朝臣齗齗不可光禄勋,何邪?” 颜师古 注:“齗齗,忿嫉之意也。”

喜笑貌。 宋 范仲淹 《送河东提刑张太傅》诗:“ 羗 酋八九百,醉歌喜齗齗。”

下垂

(1) 器官部分(如腹腔脏器的一部分)的下垂或脱垂

肾下垂

(2) ;特指上睑下垂(如由于动眼神经麻痹者)

鹤唳

(1).鹤鸣。 清 王充 《论衡·变动》:“夜及半而鹤唳,晨将旦而鸡鸣。” 唐 沉佺期 《峡山赋》:“闲凭晚阁,指天外之霞飞;梦断晓鐘,听云间之鹤唳。”亦指鹤鸣声。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

(2).形容惊恐疑虑,自相惊扰。 唐 刘禹锡 《赠澧州高大夫司马霞寓》诗:“残兵疑鹤唳,空垒辨乌声。” 宋 叶适 《高宗皇帝挽词》之二:“鹤唳空虚警,云生仗自移。” 明 李东阳 《氐带箭》诗:“ 秦 鞭断 江 江 逆流, 八公 草木皆为仇。山头鹤唳争回首,城南 老氐 带箭走。”参见“ 鹤唳风声 ”。

高翔

高飞。《战国策·楚策四》:“﹝黄鵠﹞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宋 曾巩 《题张伯常汉上茅堂》诗:“故栖勿回眄,黄鵠本高翔。” 明 胡其毅 《送洪仲闇还霍丘》诗:“鸿雁且高翔,江寒暮鸦散。”

九垓

(1).亦作“ 九畡 ”、“ 九陔 ”。中央至八极之地。《国语·郑语》:“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 韦昭 注:“九畡,九州之极数。”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今普天一统,九垓同风。” 北齐 魏收 《枕中篇》:“九陔方集,故眇然而迅举;五纪当定,想窅乎而上征。”《明史·韩爌传》:“念先帝临御虽止旬月,恩膏实被九垓。”

(2).亦作“ 九阂 ”、“ 九陔 ”。九层。指天。《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上畅九垓,下泝八埏。” 李善 注:“垓,重也……言其德上达於九重之天。”《汉书·礼乐志》:“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阂亦陔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日未移晷,周章九陔。”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六:“升降随长烟,飘飘戏九垓。” 唐 吴筠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诗:“ 董氏 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太虚

(1) 天,天空

(2)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原始的实体气

有以

(1).犹有因。有道理;有规律。《诗·邶风·旄丘》:“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史记·田儋列传》:“﹝ 横 ﹞遂自剄,令客奉其头,从使者驰奏之 高帝 。 高帝 曰:‘嗟乎,有以也夫!起自布衣,兄弟三人更王,岂不贤乎哉!’” 晋 潘岳 《西征赋》:“岂虚名之可立,良致霸其有以。” 唐 白居易 《黑龙饮渭赋》:“或隐或见,时行时止,顺冬夏而无乖,应昏明而有以。”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武林》:“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 灵隐 后山毋乃是此山,亦復用此名,细考其来真有以。”

(2).犹有为。有所作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3).犹有何。有什么。《孟子·梁惠王上》:“ * 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孙子·九变》:“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自古立国,未尝不有以处之也;无以处之,则地为弃地而国谁与共守!” 严复 《原强》:“彼西洋者,无法与法并用而皆有以胜我者也。”

短长

(1) 缺点和长处

(2) 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意料不到的变故

(4) 物品的短与长

(5) 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