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芋

作者:释慧空 朝代:宋代

煨芋原文

后生偷笑东山老,事无是非总曰好。
布伽梨里老病身,山芋头煨红软火。
日暖婆娑林下行,天寒堆危火边坐。
人问祖室今安危,对道我此煨芋好。

诗词问答

问:煨芋的作者是谁?答:释慧空
问:煨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慧空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慧空名句大全

释慧空煨芋书法欣赏

释慧空煨芋书法作品欣赏
煨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后生

(1) 少年时代与壮年期之间任何年龄的男子

(2) 青年男子,小伙子

(3) 相貌年轻

他长得后生,看不出是四十岁的人

东山

(1).《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父 , 玉汝 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嫖姚 不復顾家为,谁谓 东山 久不归。’”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此去 东山 又 北山 ,镜中强半尚红颜。”

(2).《孟子·尽心上》:“ 孔子 登 东山 而小 鲁 。” 赵岐 注:“ 东山 ,盖 鲁 城东之高山。”后因以代指 鲁 地。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 齐 鲁 ,位下名高人比数……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 东山 一抔土。”

(3).据《晋书·谢安传》载, 谢安 早年曾辞官隐居 会稽 之 东山 ,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 东山 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 东晋 重臣。又, 临安 、 金陵 亦有 东山 ,也曾是 谢安 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 东山 时,心尚一何远!” 宋 沉遘 《吴正肃公挽歌辞》之一:“暂作 东山 去,还期 宣室 来。” 清 赵翼 《秋帆制府挽诗》:“南国烽烟悲远道, 东山 丝竹渺前尘。”

(4).代指 谢安 。 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想象 东山 姿,缅怀 右军 言。” 清 顾炎武 《上吴侍郎旸》诗:“ 征虏 投壶暇, 东山 赌墅优。”

(5).泛指名高望重的人。 清 赵翼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诗之一:“并世文章无北地,当年声望此 东山 。” 赵朴初 《何满子·东山》词:“悄悄非关多病,三年不见 东山 。花事绸繆风又雨,更兼蜂妒鶯谗。”按,《人民文学》1977年第一期发表时附注云:“时见 * 爪牙讲话,矛头指向 周总理 ,赋此书愤。”

(6).泛指东面的山。 宋 苏轼 《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 清 郑燮 《道情》之一:“一霎时波摇金影,驀抬头月上东山。” 杨朔 《雪浪花》:“那外国人想雇我的驴去逛东山。”

(7). 春秋 时少数民族 赤狄 别种 东山 皋落氏 的省称。《国语·晋语一》:“﹝ 晋献公 ﹞是故使 申生 伐 东山 ,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 韦昭 注:“ 东山 , 皋落氏 。”

(8). 南朝 梁 何胤 的别称。《南史·何胤传》:“初, 胤 二兄 求 点 并栖遁, 求 先卒,至是 胤 又隐。世号 点 为‘大山’, 胤 为‘小山’,亦曰‘东山’。”

无是非

没有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列子·仲尼》:“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 唐 赵嘏 《李先辈擢第东归有赠送》诗:“金榜前头无是非,平人分得一枝归。”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左传精舍志>后》:“《左传精舍誌》、《武城家乘》、《建立伏氏博士始末》,是三书者,皆所谓无是非之心者也。”

伽梨

亦作“ 伽黎 ”。即袈裟。 宋 黄庭坚 《元丰癸亥经行石潭寺别和一章》:“空餘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梨一臂风。” 明 屠隆 《昙花记·菩萨降凡》:“晃晃庄严,花冠瓔珞明明现, 如来 大士拥伽黎。”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剌麻即僧,应僧衣僧冠。其袈裟红色,本佛旧制,所谓僧伽黎也。”

里老

指里长。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那官人里老安排的东西,他看也不看。” 明 沉榜 《宛署杂记·奶口》:“与其责之里老,而致其雇选相欺,孰与实令坊廓,悉选所有而送之乎?” 清 余敏绅 《饥民谣》:“詔令减价更賑荒,里老奉行开户口。”参见“ 里长 ”。

病身

体弱多病之身。 唐 张籍 《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 杨万里 《晓行东园》诗:“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芋头

芋的根状茎,在热带地区作为一种主食品

软火

文火。 唐 白居易 《葺池上旧亭》诗:“软火深土炉,香醪小瓷榼。” 唐 寒山 《诗》之一六八:“寒到烧软火,饥来煮菜喫。”

婆娑

(1) 形容盘旋和舞动的样子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诗·陈风·东门之枌》。毛传:“婆娑,舞也。”

(2) 枝叶纷披的样子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隐或退隐之处

独此林下意,杳无区中缘。——李白《安陆寄刘绾》

边坐

坐不正貌。《礼记·檀弓上》:“衰与其不当物也,寧无衰。齐衰不以边坐,大功不以服勤。” 孔颖达 疏:“边坐,谓偏倚也。丧服宜敬,坐起必正,不可着衰而偏倚也。”

安危

平安和危险

奋勇抢救溺水儿童,不顾自己的安危

煨芋

唐 衡岳寺 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 懒残 。 李泌 异之,夜半往见。时 懒残 拨火煨芋。见 泌 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宋 刘克庄 《怀保宁聪老》诗:“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明 高启 《过海云院赠及长老》诗:“紫藤坞里归逢雪,煨芋曾烦慰客愁。”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四:“萧寺閒行煨芋少,虚坛夜礼降真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