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知书屋八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四知书屋八韵原文

微隐显为彰,柔卑高制刚。

系辞缘述孔,数典不因杨。

回缅昨年事,幸成此日堂。

旰宵筹塞苑,稂莠靖瀛疆。

允赖天恩贶,莫非祖烈扬。

楣閒题旧仰,檐外额新张。

清旷山水德,明公挞伐方。

五言重衍义,兢业识毋忘。

诗词问答

问:四知书屋八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四知书屋八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四知书屋八韵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

2. 山庄正殿后室皇祖题依清旷三字而无檐额去岁筹画台湾军务日于此召见军机大臣实因先事知几有合于豫之六二爻义得以蒇功因取系辞所云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之意颜其檐额曰四知书屋却非杨震之所谓四知也

参考注释

微隐

精深而隐秘。《后汉书·李通传论》:“夫天道性命,圣人难言之,况乃亿测微隐,猖狂无妄之福,污灭亲宗,以觖一切之功哉!” 李贤 注:“微隐,谓讖文也。” 宋 叶适 《梁父吟》:“嗟圣贤之心兮,余或识其微隐。”《宋史·律历志四》:“歷 晋 及 隋 唐 ,律法微隐,《宋史》止载律吕大数,不获其详。”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书教上》:“上古简质,结绳未远,文字肇兴,书取足以达微隐通形名而已矣。”

高制

对别人著作的敬称。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争造蓬门,请观高製。”

数典

历举典故。《镜花缘》第八十回:“近日还有一种数典的,终日拿着类书查出许多。” 章炳麟 《辨诗》:“诗又与议奏异状,无取数典, 钟嶸 所以起例,虽 杜甫 媿之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五篇:“惟於小説又復论学説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牘而不能自已,则博识多通又害之。”

回缅

亦作“廻缅”。曲折遥远。 明 王慎中 《登金山口绝顶》诗:“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廻缅。” 明 陈子龙 《灵隐寺》诗:“度岭既迴缅,陟椒復崟巇。”

昨年

去年。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即如昨年,皇上以虏贼内犯,特勑廷臣,集议防虏之策。” 鲁迅 《集外集拾遗·今春的两种感想》:“昨年 东北 事变详情我一点不知道。”

旰宵

见“ 旰食宵衣 ”。

稂莠

(1) 稂和莠,都是形状像禾苗、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

(2) 比喻害群之人

允赖

信赖,依靠。 宋 苏辙 《南京祈祷文》之四:“苟东作顺叙,将终岁允赖。”

恩贶

恩惠。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博施》:“啣环结草必须偿,终为犬马酬恩貺。” 明 无名氏 《精忠记·叩马》:“用心主张,休作泛常。若得事完成,方显报恩貺。”

莫非

(1)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你不赞成?你莫非不为全社着想?

(2) ——表示疑惑不定的推测语气,相当于“别不是”

莫非这事就是他们干的?

祖烈

祖宗的功业。《汉书·叙传下》:“丕显祖烈,尚於有成。” 颜师古 注:“烈,业也。” 宋 苏辙 《皇太后上仙功德疏》:“伏惟大行皇太后,祖烈崇高,坤仪博厚。” 明 李梦阳 《赠何舍人赉诏南北诸镇》诗:“吾君谦让不可得,割哀践阼弘祖烈。”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其非顺天心,究祖烈,剂大造之力,以统利夫东西南北四海之民,不在此议。”

新张

商店新开张

清旷

(1) 清静空阔

田野清旷

(2) 清爽;开朗

耳目清旷

山水

(1) 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风景

山水相连

(3) 指山水画

泼墨山水

吴道玄…因写 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明公

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东观汉记·邓禹传》:“明公虽建蕃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 唐 元稹 《酬李十六》诗:“明公将有问,林下是灵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得明公提携,万千之幸!”

挞伐

原指迅速讨伐,后来泛指征讨

挞彼殷武,奋伐 荆楚。——《诗·商颂·殷武》

大张挞伐

言重

话说得过重

衍义

推演意义。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率天下而为 魏了翁 、 马廷鸞 、 真德秀 、 丘濬 之徒,手把《三通》,躬述衍义,犹不如 田千秋 不学无术,足以富民。何者?退野人而进华士也。”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为其徒者,各缘时事,衍义别传,体会世説,不厌琐屑。”

兢业

谨慎戒惧。“兢兢业业”的省语。《陈书·宣帝纪》:“今便肃奉天策,钦承介圭。若据沧溟,踰增兢业。” 明 刘基 《甘露颂》:“深惟上天付畀之重,夙夜兢业,思与群臣庶民咸躋雍熙,以承天眷。” 清 吴伟业 《清凉山赞佛》诗之四:“长以兢业心,了彼清浄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