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题雪十首李伋郊雪

作者:方凤 朝代:宋代

怀古题雪十首李伋郊雪原文

西湖无舟波冻合,孤山照人如玉立。
太守徒行访隐君,门前净扫茶烟湿。
坐谈会公幽怀开,寒梅吹香当酒杯。
隐君平生厌城市,雪霁何妨公再来。

诗词问答

问:怀古题雪十首李伋郊雪的作者是谁?答:方凤
问:怀古题雪十首李伋郊雪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方凤的名句有哪些?答:方凤名句大全

方凤怀古题雪十首李伋郊雪书法欣赏

方凤怀古题雪十首李伋郊雪书法作品欣赏
怀古题雪十首李伋郊雪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冻合

犹言冰封。《晋书·慕容皝载记》:“ 皝 将乘海讨 仁 ,羣下咸諫,以海道危阻,宜从陆路。 皝 曰:‘旧海水无凌,自 仁 反已来,冻合者三矣。昔 汉光武 因 滹沱河 之冰以济大业,天其或者欲吾乘此而克之乎!’” 唐 李益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 汉 使前。” 宋 苏轼 《雪诗》之一:“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明 钱澄之 《三一上人雪竹歌》:“叶上离离雪不动,普天冻合无风吹。” 清 陈维崧 《东风第一枝·丁巳元日大雪是日迎春》词:“白茫茫冻合乾坤,不辨春来何处。”

山照

山间夕照。 南朝 齐 王融 《栖玄寺听讲毕游丘园七韵》:“日汩山照红,松暎水华碧。畅哉人外赏,迟迟眷西夕。” 唐 孟浩然 《送张子容进士赴举》诗:“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玉立

(1) 姿态美好

玉立的少女

(2) 节操坚定不移

(3) 比喻挺立不屈

太守

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太守即遣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太守自谓也。——宋· 苏轼《教战守》

太守与客来饮。

太守宴也。

徒行

(1).步行。《论语·先进》:“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邢昺 疏:“徒,犹空也,谓无车空行也,是步行谓之徒行。”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 洪 禀性尪羸,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徒行出,至 曲江 西 杏园 东。” 元 曹之谦 《风雪障面图》诗:“僕夫徒行亦良苦,吻噤不语心应语。”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狐》:“美艷若此,而徒行何也?”

(2).谓无事闲行。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僕不远千里,裹粮求见,非徒行也,意必谓 明公 有以见教,而含木石不尽勤勤之意何耶?”

坐谈

犹空谈。《后汉书·公孙述传》:“不亟乘时与之分功,而坐谈 武王 之説,是效 隗嚣 欲为 西伯 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二:“若闲冗毕弃,则横议无已;冕笏不澄,则坐谈弥积。” 宋 朱熹 《答吴德夫书》:“承喻仁字之説,足见用力之深, 熹 意不欲如此坐谈。”

幽怀

隐藏在内心的情感。《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吴猛 诗:“旷载畅幽怀,倾盖付三益。”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步飞烟》:“兼题短叶,用寄幽怀。”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尹似村 诗﹞清谈相订菊花期,正慰幽怀入梦时。”

梅吹

梅花角声。古代军乐用梅花角,故亦泛指军乐。 唐 沉佺期 《塞北》诗之一:“ 柏坛 飞五将,梅吹动三军。” 唐 刘长卿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诗:“芸香辞乱事,梅吹听军声。”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云管飘梅吹,蜺旌错鸟章。”参见“ 梅花角 ”。

酒杯

见“ 酒杯 ”。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君平

汉 高士 严遵 的字。隐居不仕,曾卖卜于 成都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君平 卜筮於 成都 市……裁日閲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诗:“ 君平 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宋 沉辽 《初创二山》诗:“得此化餘年,不问 君平 卜。” 宋 辛弃疾 《江神子》词:“试把灵槎、归路问 君平 。” 李光 《感事寄秋叶用原韵》:“侘傺君犹怜 正则 ,升沉我不问 君平 。”

生厌

指对一般令人满意的事情,因受用过度而觉得厌烦

乐极生厌

城市

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再来

(1).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

(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