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作者:释普度 朝代:宋代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原文

一期九十日,铁壁复铁壁。
四方八面来,只是跳不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诗词问答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的作者是谁?答:释普度
问: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普度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普度名句大全

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书法欣赏

释普度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书法作品欣赏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一期

(1).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 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

(2).指遇到一次。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3).佛教指一生一世。 隋 《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 隋 吉藏 《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

(4).犹一时。 宋 赞宁 《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 宋 赞宁 《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所到处列花树帐幔粉麪之饌,谓之卓祭,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歟!”

(5).表数量。指分期事物。如:一期讲习班;一期刊物。

(1).一周年。《三国志·魏志·王肃传》:“选其丁壮,择留万人,使一朞而更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四:“既而能语,二百日中,持杖起行。一期之后,颜色肌肤气力悉復如常。”《南史·何尚之传》:“ 炯 ( 何炯 )年十五,从 胤 ( 何胤 , 炯 从兄)受业,一期并通五经章句。”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 鼐 居此一期矣,尝苦无可与语者。”

(2).一整月。《北史·隋纪上》:“尝遇 关中 飢,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 隋文帝 )流涕以示羣臣,深自咎责,为之损膳而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期,《隋书·高祖纪下》作“朞”。

九十

(1).泛指多数。《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郑玄 笺:“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诗·小雅·无羊》:“九十其犉。” 郑玄 笺:“今乃犉者九十头,言其多矣。”

(2).指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九十行带索,飢寒况当年。”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花翁之什见招因次韵酬之》:“九十携锄傴僂翁,小园幽事尽能通。”

(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陈陶 《春归去》诗:“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陈世宜 《得天梅书却寄》诗:“九十春光一梦醒,江南无数乱峯青。”

铁壁

(1).坚黑如铁的石崖。 元 杨维桢 《游虎丘追和东坡留题石壁诗韵》:“花凝铁壁坚,木根山骨冷。”

(2).比喻坚不可摧的事物。 宋 徐积 《和倪敦复》:“金城不可破,铁壁不可夺。”《花月痕》第四八回:“原来这阵要先破左右两翼,左翼是个铜墙,右翼是个铁壁。”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一九四二年,苦战破铁壁。”

(3).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九》:“我们只要留心译本上的序跋,以及各样对于外国事情的批评议论,便能发见我们和别人的思想中间,的确还隔着几重铁壁。”

四方八面

到处;各个方面。《景德传灯录·怀岳禅师》:“忽遇四方八面来怎么生?” 宋 杨万里 《过百家渡四绝句》之二:“莫问早行奇絶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郭沫若 《新华颂》:“多种族,如弟兄,四方八面自由风。”今多言“四面八方”。

只是

(1) 仅仅是

我来找你,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只是拉拉家常罢了

(2) 但是

他的作业全做对了,只是字写得不够端正

落霞

(1).晚霞。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落霞乍续断,晚浪时迴復。”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 文徵明 《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之二:“即须作伴还乡去,沧海东头看落霞。” 沉从文 《菜园》:“可想不起谁曾写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鹜一类好诗句。”

(2).琴名。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三:“握凤管之簫,抚落霞之琴。” 唐 陆龟蒙 《夜会问答》诗之三:“落霞琴,寥寥山水扬清音。”

孤鹜

孤单的野鸭。 唐 王勃 《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宋 张元干 《念奴娇》词:“旧游何处,落霞空映孤鶩。” 元 钱惟善 《南江夕照》诗:“孤鶩倒飞天上下,长虹高卧水中央。”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长天

(1).辽阔的天空。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鶩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鲁迅 《集外集·<无题>诗》:“大野多钩棘,长天列战云。”

(2).犹终日、整天。 艾芜 《流离》:“长天大日头晒着,没有水喝,没有饭吃,晚上还要双手捆在背后。”

一色

(1).单色;一种颜色。《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诗:“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烟墩》:“你站立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

(2).一种;一类。《唐六典·户部尚书·金部郎中》:“ 开元 二十年敕,以为﹝俸食﹞名目虽多,料数先定,既烦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望请命妇会於别殿;九部乐从东门入;散乐一色,伏望停省。”

(3).谓全部一样。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梔子》“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原注:“必用一色纯米,勿使有杂。” 金 元好问 《雪岩》诗:“贞松劲柏四时春,霽月光风一色新。” 郁达夫 《迟桂花》:“这沉静清彻的声气,也和 翁则生 的一色而没有两样。”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土改时,我分一幢地主的横屋,一色的青瓦。”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