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息争十首·其六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求因果息争十首·其六原文

自若敬他还自敬,大智菩提性。

若也欺他也自欺。

料算没便宜。

豪强之人风火性,爱共人争竞。

等闲村戆便争论。

追领入公门。

诗词问答

问:求因果息争十首·其六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求因果息争十首·其六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

自若

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神态自若

殽函之固自若也。—— 汉· 贾谊《过秦论》

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大智

(1) 大智慧

(2) 有智慧的人

菩提

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自欺

自己欺骗自己。《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宋 叶适 《毋自欺室铭》:“有闻善之意而疑己以不明,自欺也;有为高之心而畏己以不能,自欺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三)》:“其实, 中国 人是并非‘没有自知’之明的,缺点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

料算

估算。《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 晁夫人 ﹞把那节年积住的粮食,夜晚睡不着觉的时候,料算了一算,差不多有两万的光景。”

便宜

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

便宜货

豪强

强横而有权势的人,经常对那些比自己弱小者恐吓、苛刻或残酷的人

力摧豪强。——《明史》

风火性

比喻脾气暴躁,极易致怒。 元 刘庭信 《寨儿令·戒嫖荡》曲:“若论蛇蝎,尚有潜蛰,不似你娘风火性不曾絶。”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围释》:“正是我一时风火性。大 金 家得知,这 溜金王 到有些欠稳。”

共人

(1).指敬谨供职的同僚。共,通“ 恭 ”。《诗·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朱熹 集传:“共人,僚友之处者也。” 胡承珙 后笺:“此共人,后儒多指在朝僚友言之。”

(2).指 吴 越 之人。《逸周书·王会》:“共人玄贝。” 孔晁 注:“共人, 吴 越 之蛮。”

争竞

〈方〉∶计较;争辩

与人未尝有争竞

等闲

(1) 轻易;随便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寻常,平常

烈火焚烧若等闲。——明· 于谦《石灰吟》

(3) 又如:

卫朝奉有心要盘他这所住房,等闲再不叫人来讨。——《初刻拍案惊奇》

(4) 无端;平白地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宋· 岳飞《满江红》

等闲平地起波澜

争论

各执己见,互相辩论

他和父亲之间的一些争论

公门

(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2).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 * 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