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州序

作者:李景云 崔时佩 朝代:明代

梁州序原文

生:青灯黄卷。

萤窗雪案。

昔日同操笔砚。

一朝就武。

英雄队里誇先。

坐镇狼烟永息。

塞草青生。

三箭天山奠。

归来重聚面。

绣筵前。

玉屑飞香起笑喧合前末上介。

诗词问答

问:梁州序的作者是谁?答:李景云 崔时佩
问:梁州序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李景云 崔时佩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景云 崔时佩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南西厢 第二出

参考注释

青灯黄卷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元 叶颙 《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一折:“赴 琼林 饮宴,不枉了青灯黄卷二十年。”

萤窗雪案

《晋书·车胤传》:“ 胤 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 孙康 家贫,常映雪读书。”后遂以“萤窗雪案”为勤学苦读之典。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我相公虽居凤阁鸞臺,常在萤窗雪案,退朝之暇,手不停批,閒居之际,口不絶吟。”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六:“倘若我很勤奋好学,萤窗雪案,拚命追赶,说不定也能填上些空白。”亦省作“ 萤案 ”、“ 萤雪 ”。 五代 刘兼 《倦学》诗:“百氏典坟空自苦,一堆萤雪竟谁知。” 宋 辛弃疾 《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词:“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 元 王逢 《泊龙湾》诗:“十年萤案书连屋,八月 龙湾 浪拍天。” 元 柳贯 《次韵答乡友吴立夫见寄》:“马韉从幸日,萤案洁餐辰。” 柳亚子 《毛主席招谈于红岩嘴办事处》诗:“与君一夕肺肝语,胜我十年萤雪功。”

昔日

以前;往日

用于昔日。——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非昔日之乐。——元、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同操

(1).同样行事。 汉 王充 《论衡·顺鼓》:“盗贼之发,与此同操。”

(2).指有同样志行的人,犹同道。 宋 王令 《答束徽之索诗》诗:“因疑今世人,恐有我同操。”

笔砚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国语·晋语》

英雄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雄乐业。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坐镇

驻于一地,亲临督促工作

坐镇边关

狼烟

烽火。相传中国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起的烟

三道狼烟过碛来,受降城上探旗开。——薛逢《狼烟》

天山

亚洲中部大山系,东段在中国新疆中部,西段在中亚。多5000米以上山峰,主峰托木尔峰7439米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重聚

又一次聚在一起

老友重聚

绣筵

华筵。 唐 杜甫 《料理》诗:“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宋 陆游 《六月二十六日夜梦赴季长招饮》诗:“清梦都忘双鬢改,绣筵还喜一尊同。”

玉屑

(1).玉的碎末。《周礼·天官·玉府》“王齐则共食玉” 汉 郑玄 注:“玉是阳精之纯者,食之以御水气。 郑司农 云:‘王齐当食玉屑。’”《三国志·魏志·卫觊传》:“昔 汉武 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 宋 谢翱 《后桂花引》:“修月仙人饭玉屑,瑶鸭腾腾何处爇。”

(2).碎末的美称。 唐 李贺 《题赵生壁》诗:“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此指米粉。《群音类选·双忠记·张母忆儿》:“又节届端阳,酒泛菖蒲玉屑香。”此指香粉。

(3).谓华而不实的文词。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故玉屑满篋,不为有寳;诗书负笈,不为有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自 元 暨 成 ,降意图籍,美玉屑之谭,清 金马 之路。”

(4).转以喻美好的文辞。 元 许有孚 《观雪冷然台》诗:“ 坡 诗诵得聚星堂,字字珠璣飞玉屑。”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迭韵诗》:“话旧尚能霏玉屑,延龄端不藉金丹。”

(5).比喻雪末。 金 元好问 《读书山雪中》诗:“似嫌衣锦太寒乞,别作玉屑粧山川。”《群音类选·升仙记·复度文公》:“万里云彤,玉屑银砂乱洒空。这雪声敲窗纸,势压梅梢,色映帘笼。” 茅盾 《新疆风土杂记》诗:“纷飞玉屑到帘栊,大地银铺一望中。”

(6).纸名。即麻纸。产于 蜀 地。 南唐 李后主 请 蜀 笺工制造,因与玉屑无异,故名。参阅 宋 高晦叟 《珍席放谈》卷下。

末上

(1).开头;首先。《景德传灯录·文益禅师》:“有一片言语,唤作《参同契》,末上云:‘竺土大僊心。’”《景德传灯录·从谂禅师》:“人问:‘和尚还入地狱否?’师云:‘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识为什么入地狱?’师云:‘若不入,阿谁教化汝?’”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卷五。

(2).指树梢头。 前蜀 牛峤 《柳枝》词之一:“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