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鲤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放鲤原文

修鲤扬朱鬣,双双卧筠篮。

失波受困缚,吐沫心难堪。

有人持赠我,将以佐旨甘。

剧怜苦涸辙,犹可潜深潭。

春风漾水纹,新藻绿毵毵。

拨剌彼游鱼,各各生意含。

呼童携鲤至,放之小池南。

赴波渐旋泳,倏逝如脱衔。

我非好清况,不为口腹馋。

今春放双鲤,明春百倍添。

寄语饕餮者,放生乃大贪。

诗词问答

问:放鲤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放鲤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四部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九

参考注释

朱鬣

(1).马的红色颈毛。《山海经·海内北经》:“﹝ 犬封国 ﹞有文马,縞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 唐 王绩 《无心子传》:“昔者 蜚廉氏 有二马,一者朱鬣白毳、龙骼凤臆。” 元 张宪 《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拿弟走马歌》:“潜蛟双綰玉抱肚,朱鬣分毛散红雾。”

(2).神马名。《后汉书·舆服志上》:“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鬣云。”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是以天不爱道,白马嘶风,王泽効祥,朱鬣降祉。”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白马朱鬣》:“明王在上,则白马朱鬣至。”

(3).红色的背鳍。借指美丽的鱼。 宋 苏辙 《次韵子瞻渼陂鱼》:“鲸孙蛟子谁復惜,朱鬣金鳞漫如染。”

双双

(1).相并;成双。《公羊传·宣公五年》:“‘冬,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何言乎 高固 之来?言 叔姬 之来,而不言 高固 之来,则不可。 子公羊子 曰: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何休 注:“言其双行匹至,似於鸟兽。” 唐 权德舆 《秋闺月》诗:“稍映妆臺临綺窗,遥知不语泪双双。”《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説着便自己过去,扶了 张姑娘 同 安公子 站齐了,双双磕下头去。” 茅盾 《脱险杂记》十八:“那两个蹲在地上的挑夫好像触了电,一下子就双双跳了起来,而且抢过我们的行李,就要上挑了。”

(2).一对对。 南朝 梁 简文帝 《咏蝶》:“復此从风蝶,双双花上飞。” 宋 柳永 《安公子》词:“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鷺。”《西游记》第二十回:“崖前有怪石双双,林内有幽禽对对。”

筠篮

竹篮。 宋 杨万里 《晓过丹阳县》诗之四:“小儿不耐初长日,自织筠篮胜打闲。”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筠篮得仙种,五色何斒斕。”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记曾 元子坊 边遇,手挈筠篮贯柳鱼。”

吐沫

唾液,口水

难堪

(1) 不容易忍受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发窘;为难

突然感到难堪的窒息

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持赠

持物赠人。 宋 欧阳修 《乞药呈梅圣俞》诗:“谓此吾家物,问谁持赠公。”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六:“家园黄熟半林柑,抛向筠笼载两三。风雪盈裾好持赠,预教诗婢识 江 南。”

旨甘

美好的食物。常指养亲的食品。《礼记·内则》:“昧爽而朝,慈以旨甘;日出而退,各从其事;日入而夕,慈以旨甘。”慈,孝敬进奉。《汉书·张敞传》:“口非恶旨甘,耳非憎丝竹也。”《宋史·文苑传六·刘恕》:“﹝ 刘恕 ﹞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於人。”

涸辙

(1).比喻穷困的境地。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宋 司马光 《西台诗二十四韵》:“涸辙犹蒙润,寒灰免附炎。” 明 张煌言 《长鲸行》:“跳梁寧復昔睚眦,涸辙应怜旧饕餮。” 叶圣陶 《穷愁》:“岂久处涸辙,贪鄙渐萌,乃欲为此一掷,以冀非分耶?”参见“ 涸辙之鮒 ”。

(2).犹搁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祥异·海兽》:“海潮退后,有一兽涸辙沙滩,长八尺餘,色纯黑,毛如海虎。”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潜深

亦作“潜深”。1.深刻。《韩诗外传》卷二:“血气刚强,则务之以调和;智虑潜深,则一之以易谅。”

(2).幽深隐蔽。《后汉书·张衡传》:“经重阴乎寂寞兮,愍坟羊之潜深。”《文选·左思<吴都赋>》“精曜潜颖” 唐 李善 注:“潜颖,谓潜深而有光颖。”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水纹

(1).水的波纹。《西京杂记》卷二:“ 汉 诸陵寝,皆以竹为帘,皆为水纹及龙凤之像。” 南朝 梁元帝 《晚景游后园》诗:“日移花色异,风散水纹长。”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二:“兰棹举,水纹开,竞携藤笼采莲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汊沟渠纵復横。”

(2).指水波状的花纹。 唐 李益 《写情》诗:“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宋 欧阳修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诗:“ 端溪 作出缺月样, 蘄州 织成双水纹。”

毵毵

毛发、枝条等细长垂拂、纷披散乱的样子

绿岸毵毵杨柳垂

拨剌

(1).不正貌。谓琴弦压轸,声音走调。《淮南子·修务训》:“琴或拨剌枉橈。” 高诱 注:“拨剌,不正也。”

(2).张弓貌。《后汉书·张衡传》:“弯威弧之拨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 李贤 注:“拨剌,张弓貌也。”拨,《文选·张衡<思玄赋>》作“拔”。

(3).亦作“ 拨喇 ”。象声词。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腕头花落舞製裂,手下鸟惊飞拨剌。”《西游记》第二一回:“ 灵吉菩萨 将飞龙寳杖丢将下来,不知念了些甚么咒语,却是一条八爪金龙,拨喇的轮开两爪,一把抓住妖精,提着头,两三捽,捽在山石崖边,现了本相。”

(4).鱼尾拨水声。喻鱼疾游。 唐 李邕 《国清寺碑序》:“畅拨剌以掉尾,恣噞喁而鼓腮。” 唐 杜甫 《漫成一绝》:“沙头宿鷺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宋 马纯 《陶朱新录》:“一边鳞肉与骨皆无,独其首全,与二鱼并游水中,但其游差缓,不復有扬鬣拨剌之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子游》:“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鷁首,跃身入水,拨剌而去,乃知为鱼妖也。”

游鱼

游动的鱼。 汉 王逸 《机妇赋》:“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鱼”。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清 魏源 《自定海归扬州舟中》诗之四:“谁言 牙 旷 絶,琴响出游鱼。” 清 许迎年 《和淑则园居病起作》:“方池新涨游鱼乐,兴寄 濠 梁《秋水篇》。”

各各

(1).各自。《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唐 元稹 《出门行》:“兄弟同出门,同行不同志。悽悽分歧路,各各营所为。” 胡怀琛 《送亚子归梨里》诗:“十日匆匆成聚散,两人各各有悲欢。”

(2).个个,每一个。《后汉书·赵熹传》:“帝延集内戚讌会,欢甚,诸夫人各各前言:‘ 赵熹 篤义多恩,往遭赤眉出 长安 ,皆为 熹 所济活。’帝甚嘉之。”《隋书·儒林传·房晖远》:“学生皆持其所短,称己所长,博士各各自疑,所以久而不决也。”《红楼梦》第十九回:“且説 荣 寧 二府中因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

(3).每一种。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欧洲文学史》和《域外小说集》都有多余之本,现在各各奉赠一册。”

(4).布散貌。 唐 元稹 《松树》诗:“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迭雅》卷七:“各各,布散也。”

(5).象声词。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天色昏黑,不知砍着甚么东西,只是各各的响。”

生意

(1) 商业经营;买卖或往来

成立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公司

(2) 指经商的店铺

好几个城市都有他们的生意

(3) 工作;活儿。也泛指职业

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红楼梦》

(4) 生机

春天的大地生意盎然

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猫》

清况

清雅的生活景况。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鎞订》:“有个西邻 宋玉 饶清况,把新诗写柔肠。”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口腹

指饮食

口腹之欲

双鲤

(1).两条鲤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 王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2).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的鱼形木板,常指代书信。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有意许降临,更遣长鬚致双鲤。”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古乐府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宋 张辑 《垂杨柳·寓谒金门》词:“前度兰舟送客,双鲤沉沉消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自怜,双鲤音无见,离恨难传,知甚日大刀环。”一说是结为鲤鱼形的书信。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双鲤》:“古乐府诗:‘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据此诗,古人尺素结为鲤鱼形,即缄也,非如今人用蜡。《文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即此事也。下云烹鱼得书,亦譬况之言耳,非真烹也。”

百倍

(1).一百倍。形容倍数极高。《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以此观之,其利百倍。”《韩诗外传》卷五:“挟百倍之欲而求有尽之财,是 桀 紂 之所以失其位也。” 宋 苏洵 《权书·六国》:“ 秦 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 秦 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茅盾 《子夜》四:“这里 曾沧海 暗暗匿笑,佩服自己的外交手腕,再躺到烟榻上,精神百倍地烧起一个很大的烟泡来。”

(2).牛膝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牛膝》。

寄语

传话给某人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寄语故人

饕餮

(1) 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吕氏春秋·先识》

(2) 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

放生

(1) 把捉住的野生动物放掉

(2) 特指信佛的人为发善心、积阴德而把别人捉住的活鸟、活鱼等买来放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