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三·次少游韵

作者:王士禄 朝代:清代

浣溪沙·其三·次少游韵原文

半下流苏罥绿霞。

缓歌捉搦按红牙。

春风先到泰娘家。

选梦正宜衾鸭暖,昵人偏是鬓蝉斜。

莫将销恨属名花。

诗词问答

问:浣溪沙·其三·次少游韵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禄
问:浣溪沙·其三·次少游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王士禄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禄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麻韵

参考注释

流苏

下垂的穗子,装饰在马车、帐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状物,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

缓歌

(1).见“ 缓声歌 ”。

(2).指音调柔缓之歌。详“ 缓歌慢舞 ”。

捉搦

(1).捉拿,捕捉。 唐 苏颋 《禁断女乐敕》:“睠兹女乐,事切骄淫,伤风害政,莫斯为甚……仍令御史金吾,严加捉搦。”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公岳 下捕之,志取最巨者,然捉搦不得,止得大鱼中一最小者。”

(2).握持;捉摸。 唐 孙樵 《与王霖秀才书》:“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控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 清 恽敬 《<姚江学案>书后》一:“而议论偏窳,才气又足以拯之,东击而西驰,南攻而北走,不可端倪捉搦。”

(3).捉弄;戏弄。 清 袁枚 《新齐谐·风水客》:“叔伯兄弟又以地不佳,时日不合,将不利某房为辞,咸捉搦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婢固引与狎,捉搦不释。”

红牙

(1).檀木的别称。檀木色红质坚,故名。 唐 白居易 《中和日谢恩赐尺状》:“况以红牙为尺,白银为寸;美而有度,焕以相宣。” 唐 皮日休 《二游诗·徐诗》:“轴閒翠鈿剥,籤古红牙折。”《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俶》:“ 俶 贡白金五万两、钱万万、绢十万匹,綾二万匹、绵十万……红牙乐器二十二事。”《辽史·太宗纪三》:“ 唐 遣使遗红牙笙。”

(2).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用以调节乐曲的节拍。 宋 司马光 《和王少卿十日与留台国子监崇福宫诸官赴王尹赏菊之会》:“红牙板急絃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游春即景》曲之一:“蔌絳纱,按红牙,金鞍半攲玉面马。” 明 王世贞 《同省中诸君过徐丈》诗:“紫玉行杯弹《出塞》,红牙催拍按《梁州》。” 清 洪昇 《长生殿·制谱》:“听宫鶯数声,恰好应红牙。”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娘家

已婚女子婚前的家。相对于婆家而言

鬓蝉

即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后蜀 张太华 《葬后见形》诗:“独卧经秋堕鬢蝉,白杨风起不成眠。” 宋 晏几道 《更漏子》词:“釵燕重,鬢蝉轻,一双梅子青。” 清 昙筠 《题春睡图》诗:“玉人午倦背花眠,鬆尽云鬟堕鬢蝉。”参见“ 蝉鬢 ”。

属名

谓 南北朝 时各地民众为避免重役而投靠士族作附隶。《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先是诸郡役人,多依人士为附隶,谓之属名。”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梁 郭祖深 说,民众为子避免重役,或自断手足,或投靠士族作附隶,称为属名。 梁朝 的属名就是 东晋 的私附,足见豪强挟藏户口,一向保持不变。”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