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雨二首·其一

作者:沈辽 朝代:宋代

暑雨二首·其一原文

暑湿卧南窗,将夕暴雨作。

绿树暗濛濛,流泉鸣凿凿。

黔突苟幸足,心静本无乐。

夜半长风号,江流应更恶。

诗词问答

问:暑雨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谁?答:沈辽
问:暑雨二首·其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沈辽的名句有哪些?答:沈辽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药韵

参考注释

暑湿

炎热潮湿。《史记·大宛列传》:“ 条枝 在 安息 西数千里,临 西海 ,暑溼。”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民无火忧,暑湿则乘其高。”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之一:“以北土能寒之人而争騖于毒利暑湿瘴癘之域……此兵家之忌。” 清 王鹏运 《<彊邨词>序》:“江干暑溼,不可久留。”

南窗

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晋 陶潜 《问来使》诗:“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 南朝 梁 何逊 《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妇人悼亡诗》:“风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际独沾膺。” 鲁迅 《坟·未有天才之前》:“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

暴雨

(1)

(2) 中国气象部门一般把24小时内降雨量为50—100毫米之间的雨叫暴雨

(3) 泛指大而急的雨

濛濛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毛衣。” 明 陈恭尹 《登祝融峰》诗:“濛濛在太古,乾坤犹未判。” 冰心 《最后的安息》:“对面山峰上,云气濛濛,草色越发的青绿了。”

2.纷杂貌。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羽盖繇起,被以红沫,濛濛若雨委雪。”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柳絮落濛濛, 西州 道路中。” 宋 晏殊 《踏莎行》词之五:“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清 陈维崧 《点绛唇·和成容若韵》词:“西风恶,数声城角,冷雁濛濛落。”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黄鹂低鸣,飞絮濛濛。”

3.浓盛貌。 唐 张籍 《惜花》诗:“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愁云靄靄,杀气濛濛。”

流泉

(1).流动的泉水。《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 庭坚 被酒豪甚,竟脱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缨》之章。” 碧野 《雪路云程》:“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汇成的。”

(2).古代钱币名。泛指钱币。《隋书·刑法志》:“公平难遇其人,流泉易启其齿。”

凿凿

(1).鲜明貌。《诗·唐风·扬之水》:“扬之水,白石凿凿。” 毛 传:“凿凿然,鲜明貌。” 宋 苏轼 《浚井》诗:“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

(2).高峻貌。 宋 范成大 《送子文杂言》诗:“万山丛丛石凿凿,官居破屋巢烟萝。”

(3).形容水声。 宋 沉辽 《暑雨》诗:“緑树暗濛濛,流水鸣凿凿。”

(4).确实。 宋 苏轼 《<凫绎先生诗集>叙》:“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穀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实则《隋书》虽不为 王通 立传,而 唐 人言之凿凿,不得谓实无其人。”

黔突

因炊爨而熏黑了的烟囱。《文子·自然》:“ 孔子 无黔突, 墨子 无煖席。”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岂有曾黔突,徒劳不倚衡。” 明 刘基 《拙逸解》:“是故 仲尼 多能,坐不煖席; 墨 却云梯,走不黔突。”

心静

心境平和宁静

无乐

不举乐。《大戴礼记·公符》:“公冠四加玄冕,饗之以三献之礼,无介无乐。”

(1).没有欲乐。《列子·仲尼》:“无乐无知,是真乐真知。”《淮南子·原道训》:“能至於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2).指无可乐之事。 晋 陶潜 《杂诗》之五:“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夜半

见“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铁椎传》

长风

(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

(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