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庸斋

作者:袁燮 朝代:宋代

题庸斋原文

人生一世间,当为一世杰。
琐琐混常流,有愧古明哲。
努力求至道,毫发无差别。
伟哉平常心,光明配日月。

诗词问答

问:题庸斋的作者是谁?答:袁燮
问:题庸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燮的名句有哪些?答:袁燮名句大全

袁燮题庸斋书法欣赏

袁燮题庸斋书法作品欣赏
题庸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世间

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一世

(1).犹一代。《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战国策·韩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贤士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新唐书·郭子仪传赞》:“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

(2).三十年。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宋史·张咏传》:“初, 咏 与 青州 傅霖 少同学。 霖 隐不仕, 咏 既显,求 霖 者三十年不可得,至是来謁。閽吏白 傅霖 请见, 咏 责之曰:‘ 傅先生 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 霖 笑曰:‘别子一世尚尔耶?是岂知世间有 傅霖 者乎?’”

(3).一生;一辈子。《史记·魏豹列传》:“一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我与你这把钥匙,你一世儿吃不了。”《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句话要问一个村姑蠢妇,那自然一世也莫想明白了。”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五幕第二场:“就是做一个安顺良民,也不枉人生一世。”

(4).举世;全天下。《庄子·天地》:“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己处显。”《吕氏春秋·用民》:“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汉书·礼乐志》:“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 宋 曾巩 《库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一世之弃,君独从之;一世之慕,君独违之。”

琐琐

亦作“璅璅”。1.犹惢惢,疑虑不定。《易·旅》:“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李镜池 通义:“琐琐,是惢惢的假借,三心两意,疑虑不一。《説文》:‘惢,心疑也,众三心,凡惢之属,皆从惢。读若<易>:旅琐琐。’……这是説商人多疑,离开寓所,反而闯祸。”

(2).形容人品卑微、平庸、渺小。《诗·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郑玄 笺:“琐琐姻亚,妻党之小人。” 高亨 注:“琐琐,卑微渺小貌。” 晋 习凿齿 《与弟秘书》:“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北史·崔浩传》:“ 浩 曰:‘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 章炳麟 《文录·思乡愿下》:“晚 明 风烈,独有直臣,直臣可式,独有 杨继盛 ,餘琐琐皆党人矣。”

(3).形容事情细小,不重要。《文选·张衡<东京赋>》:“薄狩於 敖 ,既璅璅焉, 岐阳 之蒐,又何足数。” 薛综 注:“璅璅,小也。言鄙陋不足説也。” 唐 白居易 《议祥瑞辨妖灾策》:“自谓政之能立,道之能行,虽有琐琐之妖,不足惧也。”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古人之史……经制述作二者是大,他琐琐不足记也。” 何其芳 《画梦录·岩》:“这是颓墙,这是碎瓦,都琐琐不足为外人道。”

(4).形容声音细碎。 唐 杜牧 《送刘三复郎中赴阙》诗:“玉珂声琐琐,锦帐梦悠悠。”

(5).絮聒,多言貌。 元 黄溍 《上京道中杂诗·刘蕡祠堂》:“平生二三策,非徼明主恩,琐琐谈得失,无乃市井言。”《封神演义》第九三回:“既将军有猜疑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琐也?”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药娘》:“ 素修 曰:‘小园与外间隔絶不通,姊何由至?’女曰‘……妹来欲出小诗奉教,幸勿琐琐固詰,以败清兴。’” 叶圣陶 《前途》:“买菜的男女徘徊在鱼摊菜担旁边,琐琐地争论价钱,计较斤两,一片嚷嚷。”

常流

(1).长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司马贞 索隐:“常流,犹长流也。”

(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 索隐:“言 河 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

(3).凡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旧唐书·陆元方传》:“ 陆景初 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高 氏世居畎亩,没没于常流,殆与草木共腐。”《明史·费震传》:“资格为常流设耳,有才能者当不次用之。”

(4).常例。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斯岂非国之大事,不可限以常流者耶?”

明哲

明智、通达事理

知之曰明哲。——《书·说明上》

而况于明哲乎。——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至道

(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

(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3).佛、道谓极精深微妙的道理或道术。《庄子·在宥》:“来!吾语女至道。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汉 牟融 《理惑论》:“﹝ 老子 ﹞曰:‘用其光,復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司命府丞》:“及见 海蟾 曰:‘汝以夙契得遇我。’命长跪传至道。”

毫发

毛发,比喻些许(多用于否定式)

无毫发爽。——《聊斋志异·促织》

毫发不爽

差别

形式或内容上不同的地方;区别

这两个国家在生活水准方面有很大差别

平常

经常发生或出现的

平常的命运

光明

(1)

(2) 明亮的

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祝福》

(3) 比喻正义或有希望

光明大道

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回忆我的母亲》

(4) 没有私心

光明磊落

心地光明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