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十韵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遣闷十韵原文

仕简承恩两提督,一南一北互盘旋。

与之暇乃贼生计,乏出奇因军久悬。

以致凤山得而失,徒称鹿港守之专。

社驱乌合路梗塞,港聚蜂屯野蔓延。

偾事自应示明敕,耆功爰更易英贤。

请兵莫不速简往,底绩惟期奏凯还。

西禦东防非上策,抡精选锐在䃺坚。

军机晓夜重筹画,驿牍海山遥望牵。

要以安民蠲赋普,仍虞贵籴运粮连。

任人予误将谁诿,纪实聊成遣闷篇。

诗词问答

问:遣闷十韵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遣闷十韵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遣闷十韵是什么体裁?答:七排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四

2. 黄

参考注释

承恩

(1).蒙受恩泽。 唐 岑参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前日承恩 * 殿 ,归来见者谁不羡。”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颁冠玉,养子承恩四子婚。”

(2). 汉 台馆名。《汉书·霍光传》:“筑神道,北临 昭灵 ,南出 承恩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灵 、 承恩 、皆馆名也。”

提督

(1) 古代军队中官名,明清时多为一省之最高武官

(2) 掌管督察

盘旋

(1) 沿着螺旋轨道运动;旋绕飞行

飞机在头顶上盘旋

(2) 指大致呈圆形地运动,也可指迂回绕圈儿

一群黑鹭在头上高高盘旋,凭着上升的气流不停地兜着圈儿

(3) 逗留,徘徊

他在湖天盘旋了很久,舍不得离开

生计

(1) 谋生的办法

教育是为生活而不仅仅为生计作准备,是为生存而不是为谋生作准备

(2) 生活的状况

但伙计本非仇敌,生计艰难,要求提高待遇,也正是人情之常。——柯灵《遥夜庥》

(3) ∶谋划;产生计策

事生谋,谋生计。——《鬼谷子》

出奇

不同寻常

热得出奇

以致

使得因此,结果,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

凤山

(1).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凤凰山 的省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政和 壬辰, 鲁公 (指 蔡京 )在 钱塘 居 凤山 下之私第。”

(2).借指 蔡京 。 宋 江汉 《喜迁莺》词:“ 凤山 政好,还被画轂朱轮催起。”

鹿港

(1).蓄水河港。《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莹 请修顿固双斗门於减水河口,为束水鹿港以均节壅溢,奏可。”

(2).地名。在 台湾省 本岛西岸、 彰化 西南。 台湾省 早期与大陆联系的主要港口之一。

乌合

(1).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晋书·慕容廆载记》:“ 廆 曰:‘彼信 崔毖 虚説,邀一时之利,乌合而来耳。’”《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飞乌见食,羣集而聚啄之,人或惊之,则四散飞去;故兵以利合无所统一者,谓之乌合。”《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术 兵虽众,皆乌合之师,素不亲信。”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谢嗣凤 ﹞散家财,结同教,招亡命,乌合数千人,揭竿而起。”

(2).指暂时凑合的一群人。 清 侯方域 《上三省督府剿抚议》:“不若移一旅之师……随宜扑翦,联楼结寨,渐次烧除,兔窟既破,乌合焉栖?”参见“ 乌合之众 ”。

路梗

谓道路阻塞难行。《北齐书·李元忠传》:“ 清河 有五百人西戍,还经 南赵郡 ,以路梗共投 元忠 。”

蜂屯

犹蜂聚。 元 陈高 《丁酉岁述怀一百韵》:“处处蜂屯盛,时时豕突狂。”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 长淮 以南, 天柱 内外,所在蜂屯。”

野蔓

野生的蔓草。 金 元好问 《岐阳》诗之二:“野蔓有情縈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偾事

败事。《礼记·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僨事,一人定国。” 郑玄 注:“僨,犹覆败也。” 明 宋濂 《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幸仕优而学,拾级而升,庶几无旷官僨事之失也。”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只因你卤莽僨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常语有所谓‘胆大心细’,胆大心细是可贵的,如果胆大心粗,那只适足僨事,不但无可贵,而且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明敕

亦作“明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詔所名捕,它皆无得繫。”《后汉书·黄琼传》:“明勑近臣,使遵法度。”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宜明勑诸军,使深知此意。”

更易

改变;改换。《吕氏春秋·召类》:“ 舜 却 苗 民,更易其俗。” 高诱 注:“更,改。”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李奭 攻 寿州 ,败。於是诛窜诸将败事者,更易诸閫。”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下及 唐 代,以诗赋取士,其韵一以 陆法言 《切韵》为準,虽有独用、同用之注,而其分部未尝改也;至 宋 景祐 之际,微有更易。” 郭沫若 《虎符》第三幕:“ 侯嬴 正欲向左前方下场时, 信陵君 已更易便装,上场,迎头相遇。”

英贤

德才杰出的人。《后汉书·马严传》:“能通《左氏春秋》,因览百家羣言,遂结英贤,京师大人咸器异之。” 唐 杜甫 《喜晴》诗:“英贤遇轗軻,远引蟠泥沙。” 宋 司马光 《呈范景仁》诗:“地灵物秀气淑美,由来袞袞生英贤。” 王闿运 《丁文诚诔》:“窃微生之逢辰,交当代之英贤。”

莫不

没有一个不;无不

听到这个消息,全校师生莫不为之失声痛哭

底绩

谓获得成功;取得成绩。《书·禹贡》:“ 覃怀 底绩,至于 衡 漳 。”底,一本作“ 厎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 太冲 安仁 ,策勋於鸿规; 士衡 子安 ,底绩於流制。” 清 赵翼 《谒云岩公赋呈》诗:“去年见公 淮阴城 ,公方底绩河隄平。”

奏凯

《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愷乐。” 郑玄 注:“大献,献捷於祖;愷乐,献功之乐。”谓战胜而奏庆功之乐。后以“奏凯”泛指胜利。 唐 李乂 《奉和幸望 * 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诗:“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羌 人见其设施出於所料之外,寔不可久留,故输款而退。 赵 亦奏凯而还。” 陈毅 《绘画五解》:“画侵略者必然失败,画反侵略终要奏凯。”

上策

良策;可行性强的计策

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上策也

精选

精心挑选

这都是百里挑一精选出来的

军机

即军机处,清代总管军政大权的御前官署

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号为军机四卿。

自四卿入军机。

晓夜

日夜。《隋书·王充传》:“晓夜不解甲,藉草而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夫妻各背了一个,随着众百姓晓夜奔走。”《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

筹画

谋划。《汉书·王莽传上》:“受羣贤之筹画,而上以闻,不能得什伍。”《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潁川 戏志才 ,筹画士也, 太祖 甚器之。”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值 魏太祖 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

遥望

向远处看;看远方

遥望山头的苍松

安民

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书·皋陶谟》:“在知人,在安民。” 孔颖达 疏:“在於能安下民。”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修己安民,良士之所希及。” 明 张居正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说唐》第五六回:“一面出榜安民,盘清府库。”

蠲赋

免除赋役。《元史·泰定帝纪一》:“曩屡詔中外百司,宣布德泽,蠲赋详刑,賑恤贫民,思与黎元共享有生之乐。”

任人

(1) 任用、使用人

(2) 听任、听凭别人

纪实

对事情或事件所作的现场报道

动员大会纪实

遣闷

排解烦闷,发泄心中的闷气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