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陵歌四首·其三

作者:王士祯 朝代:清代

上陵歌四首·其三原文

辽水东回北镇斜,龙盘虎踞帝王家。

依依最是关门柳,十二年前拂翠华。

诗词问答

问:上陵歌四首·其三的作者是谁?答:王士祯
问:上陵歌四首·其三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上陵歌四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王士祯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祯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渔洋山人精华录卷九

2. 辛亥大驾谒陵于盛京今十二年矣

参考注释

北镇

北方的主山。指 医巫闾山 。《旧唐书·礼仪志四》:“五岳、四镇、四海、四瀆,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北岳 恒山 ,於 定州 ;北镇 医巫閭山 ,於 营州 。”《宋史·礼志五》:“立冬祀北岳 恒山 、北镇 医巫閭山 并於 定州 ,北镇就 北岳庙 望祭。” 金 蔡珪 《医巫闾》诗:“ 幽州 北镇高且雄,倚天万仞蟠天东。”

龙盘虎踞

亦作“ 龙蟠虎踞 ”。1.《太平御览》卷一五六引 晋 吴勃 《吴录》:“ 刘备 曾使 诸葛亮 至京,因覩 秣陵 山阜,叹曰:‘ 钟山 龙盘, 石头 虎踞,此帝王之宅。’”后因以“龙盘虎踞”形容地势雄壮险要,宜作帝王之都。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四:“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 金陵 访古丘。” 元 庾天锡 《黄莺儿》套曲:“残照底西风老树,据 秦 淮 终是帝王都。爱山围水绕,龙蟠虎踞,依稀覩, 六朝 风物。”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过前村 长安 近,龙盘虎踞帝王城,十里楼臺绕庆云。”

(2).借指 南京 。 明 张煌言 《师入太平府》诗:“此去神京原咫尺,龙蟠虎踞待重光。”

(3).喻为英雄豪杰所盘踞。 唐 欧阳詹 《曲江池记》:“真主巍巍,龙盘虎踞。”《三国演义》第一○八回:“﹝ 孙权 ﹞嘱讫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乃 蜀汉 延熙 十五年也。后人有诗曰:‘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 江 东。’”

(4).喻斑斓的纹理。《西京杂记》卷六引 汉 刘胜 《文木赋》:“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或如龙盘虎踞,復以鸞集凤翔。”

帝王

帝国的君主或最高统治者,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

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清· 黄宗羲《原君》

依依

(1) 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杨柳依依

(2) 恋恋不舍的样子

依依不舍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依稀;隐约

依依墟里烟

关门

关口上的门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翠华

(1).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鼉之鼓。” 李善 注:“翠华,以翠羽为葆也。” 南朝 梁 沉约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虹旌迢递,翠华葳蕤。”

(2).为御车或帝王的代称。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潼关 不守,翠华南幸。” 宋 陆游 《晓叹》诗:“翠华东廵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清 陈维崧 《游顾龙山》诗:“闻説当年翠华廵,朱旗暗卷残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想翠华,守枯 煤山 几枝花。”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