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避暑用辘轳体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东山避暑用辘轳体原文

避暑穿林随所之,一奴每负胡床随。
望秋槁叶有先陨,未暮赫日无余晖。
轮囷离奇涧松古,勾輈格磔蛮禽悲。
北岩竹间最惨栗,清啸倚石真忘归。

诗词问答

问:东山避暑用辘轳体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东山避暑用辘轳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胡床

亦作“ 胡床 ”。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 超 等奄至,公犹坐胡牀不起。”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自新》:“ 渊 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 唐 杜甫 《树间》诗:“几回霑叶露,乘月坐胡牀。”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交床》:“今之交牀,本自虏来,始名胡牀, 桓伊 下马据胡牀取笛三弄是也。 隋高祖 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言者,咸令改之,乃改交牀。” 宋 陶穀 《清异录·逍遥座》:“胡牀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 清 赵翼 《饭馀》诗:“携得胡牀临水坐,柳荫深处看荷花。”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下》:“先生杖履留春,老子胡牀玩月。”

望秋

(1).盼望秋收。《隋书·高祖纪上》:“谋新去故,如农望秋。”

(2).接近秋天。参见“ 望秋先零 ”。

赫日

红日。 前蜀 韦庄 《上春词》:“瞳矓赫日东方来,禁城烟暖蒸青苔。” 宋 苏舜钦 《吴越大旱》诗:“二年春及夏,不雨但赫日。” 宋 陈亮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余晖

(1).傍晚的阳光。《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 李善 注:“餘暉,言将夕也。” 唐 戴叔伦 《山居即事》诗:“巖云掩竹扉,去鸟带餘暉。”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第二天,他们把扫帚肩到 汤河口 交货的时候,落日的余暉已经映红 终南山 的峰颠了。”

(2).充足的光辉。《文选·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牗。照之有餘暉,揽之不盈手。” 吕延济 注:“明月入於我牎牗之中……照则光暉有餘。” 晋 张华 《中宫所歌》:“遗荣参日月,百世仰餘暉。”

(3).比喻天子恩泽。《文选·王俭<褚渊碑文>》:“曖有餘暉,遥然留想。” 刘良 注:“餘暉,天子恩光。”

轮囷

(1).盘曲貌。《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蟠木根柢,轮囷离奇。”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轮囷离奇,委曲盘戾也。” 宋 王禹偁 《送光禄王寺丞通判徐方》诗:“ 戏马臺 荒春寂寞,斩虵乡古树轮囷。” 清 李必恒 《吴门徐昭法先生画芝》诗:“垒坷轮囷态最工,披图謖謖起清风。”

(2).硕大貌。《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 汉 郑玄 注:“轮,轮囷,言高大。”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尤多荔枝,皆大本,轮囷数围。”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灌园生》:“夏果磊落,秋瓜轮囷。”

离奇

情节不平常;出人意料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汉书·邹旭传》

这事儿很离奇

离奇的谎言

涧松

见“ 涧底松 ”。

格磔

鸟鸣声。 唐 钱起 《江行无题》诗之二六:“祗知 秦 塞远,格磔鷓鴣啼。” 宋 曾巩 《李节推亭子》诗:“时花笑婀娜,山鸟吟格磔。”《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安老爷 心中有事,天还没亮,一觉醒在枕上,听得远寺鐘敲,沿村鸡唱,林鸦簷雀,格磔弄晴。”

蛮禽

鷓鸪的别名。 宋 陆游 《东山避暑用辘轳体》诗:“轮囷离奇涧松古,钩輈格磔蛮禽悲。”

北岩

(1).北面的山岩。《晋书·张华传》:“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 焕 以 南昌 西山北巖下土以拭剑,光芒艷发。” 宋 苏易简 《砚谱》:“ 欧阳永叔 云, 端溪 以北严而上, 龙尾 以深溪而上。”

(2).寺院名。在今 四川省 达县 西北 凤凰山 。风景优美。 唐 黄滔 《送僧归北岩寺》诗:“ 北巖 泉石清,本自高僧住。”

惨栗

(1).悲痛之极。 汉 王褒 《九怀·思忠》:“感余志兮惨慄,心愴愴兮自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公一夜梦父来,颜色惨慄。”

(2).寒极貌。《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慄。” 王冰 注:“惨慄,寒甚也。”《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凝冰惨慄,而不能凋欵冬之华。” 明 归有光 《畏垒亭记》:“寒风惨慄,木叶黄落。” 清 方文 《九日铜陵阻雨》诗:“前去 吴江 天惨慄,昨归 京口 路凄凉。”

清啸

清越悠长的啸鸣或鸣叫。《晋书·刘琨传》:“ 琨 乃乘月登楼清啸。” 唐 李山甫 《兵后寻边》诗之二:“日暮却登寒垒望,饱鴟清啸伏尸堆。” 宋 陆游 《午睡起消摇园中因登山麓薄暮乃归》诗:“踟躇遂忘归,清啸送日落。” 清 钱谦益 《许夫人啸雪庵》诗序:“ 苏门山 头,岭闻清啸。”

忘归

(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 左思 《吴都赋》:“ 舜 禹 游焉,没齿而忘归。”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 龙 闻 楚王 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 云梦 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 李周翰 注:“忘归,矢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