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阴符经》

作者:齐己 朝代:唐代

读《阴符经》原文

绕窗风竹骨轻安,闲借阴符仰卧看。
绝利一源真有谓,空劳万卷是无端。
清虚可保升云易,嗜欲终知入圣难。
三要洞开何用闭,高台时去凭栏干。

诗词问答

问:读《阴符经》的作者是谁?答:齐己
问:读《阴符经》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齐己的名句有哪些?答:齐己名句大全

齐己读《阴符经》书法欣赏

齐己读《阴符经》书法作品欣赏
读《阴符经》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845-37

参考注释

轻安

(1).轻健安康,健康。 五代 齐己 《赠刘五经》诗:“羣经通讲解,八十尚轻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朱文公 有足疾,尝有道人为施鍼熨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 清 姚鼐 《寄灵谷僧》诗:“无缘居士室,暂接问轻安。”

(2).谓流畅而平和。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熙甫 子 子慕 ,变矫厉为轻安,不失为儒者之言,度越其父远甚。”

阴符

(1).古兵书名。《战国策·秦策一》:“﹝ 苏秦 ﹞乃夜发书,陈篋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

(2).泛指兵书。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从容询旧学,惨淡閟《阴符》。” 明 张以宁 《过辛稼轩神道》诗:“岁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牀头真诀幸犹在,肘后《阴符》復何有。”

仰卧

(1) 脸朝上躺着

(2) 头仰起又俯下

有谓

(1).有言。《庄子·齐物论》:“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成玄英 疏:“谓,言也。”

(2).谓有话要说。 唐 杜甫 《杜鹃行》:“声音咽噦若有谓,号啼略与婴儿同。”

(3).有原因;有用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于司空 頔 因 韦太尉 奉圣乐,亦撰顺圣乐以进。每宴必使奏之。其曲将半,行缀皆伏,独一卒舞于其中。幕客 韦綬 笑曰:‘何用穷兵独舞?’言虽詼谐,一时亦有谓也。” 唐 许彬 《经李翰林庐山屏风迭所居》诗:“深居应有谓,济代岂无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二李省诗》:“二公皆以文名一时,而律赋非所长。乡人 侯某 者,以能赋称,因资之以润色。既书卷,不以诗示 侯 , 侯 疑其必有谓。”

空劳

徒劳;白费。 前蜀 牛希济 《临江仙》词之六:“水精宫殿岂无因。空劳纤手,解珮赠情人。” 明 徐熥 《金陵故宫》诗:“先朝遗殿闭尘埃,零落空劳过客哀。” 清 秋瑾 《春寒看花》诗:“凭栏默默咒风姨,几度空劳裁护旗。”

无端

(1) 没来由;没道理

无端滋事

(2) 品性不端正

无端贱婢

(3) 没有尽头

清虚

(1).清净虚无。《文子·自然》:“ 老子 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且清虚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南史·王固传》:“﹝ 王固 ﹞清虚寡欲,居丧以孝闻。”

(2).清洁虚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次夜,果出刀圭药啖生。顷刻,洞下三两行,觉臟腑清虚,精神顿爽。”

(3).太空;天空。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令抱翼之凤,奋翮於清虚;项领之骏,聘迹於千里。” 唐 杜甫 《听杨氏歌》诗:“满堂惨不乐,响下清虚里。” 清 李渔 《蜃中楼·授诀》:“若使清虚无障碍,天孙不合阻银河。”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让超迈的精神在清虚中驰骋。”

(4).指月宫。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七色花虯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5).指风露。 唐 孟郊 《北郭贫居》诗:“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升云

犹升遐。 唐 李复言 《续幽怪录·辛公平上仙》:“将军曰:‘昇云之期,难违顷刻。上既命驾,何不遂行?’”参见“ 昇遐 ”。

嗜欲

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

性不饮酒,少嗜欲

入圣

谓达到高超玄妙的境界。 唐 齐己 《读<阴符经>》诗:“清虚可保昇云易,嗜慾终知入圣难。” 宋 王安石 《寄王逢原》诗:“晤言相与入圣处,一取万古光芒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之画,细入毫髮,飞走之态,罔不穷极,故能通灵入圣,役使鬼神。”

三要

(1).三个重要方面。 明 薛瑄 《从政录》:“养民生、復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明 薛瑄 《从政录》:“不欺君、不卖法、不害民,此作官持己之三要也。”

(2).道家谓耳、目、口为三要。《阴符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注:“ 太公 曰:三要者,耳、目、口也。” 唐 齐己 《读阴符经》诗:“三要洞开何用闭?高臺时去凭栏干。”

洞开

(门窗等)敞开;大开

门户洞开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凭栏

身倚栏杆

凭栏远眺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