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

作者:徐暄 朝代:宋代

原文

四海瞻依一伟人,丘封页页木森森。
仰天恸哭悲风起,举世中和孰嗣音。

诗词问答

问:《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的作者是谁?答:徐暄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暄的名句有哪些?答:徐暄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徐暄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书法作品欣赏
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四海

(1) 指全国各地

四海为家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准

(3) 豪放、豁达

老牛说:“真是大手笔,四海得很”

瞻依

(1).瞻仰依恃。表示对尊长的敬意。语出《诗·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郑玄 笺:“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 宋 王安石 《祭欧阳文忠公文》:“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明 张煌言 《上监国启》:“臣不胜惶悚瞻依之至!” 清 孙枝蔚 《赠滕县任明府淑源》诗:“上官齐劝慰,父老最瞻依。”

(2).借指父母。 王闿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少依慈训,壮失瞻依。”

(3).敬仰依恋。 宋 苏轼 《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将往宅於灵宫,永怀攀慕;愿少安於祕殿,无尽瞻依。”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一:“湖畔徘徊,山风吹面,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赏玩。”

(4).形容耸立。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其下深壑中,始见居庐环倚,似有楼阁瞻依之状,不辨其为公馆、为庙宇也。”

伟人

功绩卓著受人尊敬的人

一代伟人

丘封

(1).泛指坟墓。大者曰丘,小者曰封。《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 郑玄 注:“别尊卑也,王公曰丘,诸臣曰封。《汉律》曰,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孙诒让 正义:“丘者积土高大,象丘山之形……封者聚土筑之,若堂若坊之类是也。”

(2).指丘封之制。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宜有铭勒表坟墓,俾后生之歌咏德音者知丘封之存也。”

森森

(1) 形容繁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 杜甫《蜀相》

(2) 形容阴沉可怕

看了这水泡子四边黑压压的老树,不禁有一种鬼域森森之感。——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

(3) 形容寒冷

冷森森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恸哭

放声痛哭,号哭

听见青年和老人抽泣和恸哭

宫中皆恸哭。——唐· 李朝威《柳毅传》

捧诏恸哭。——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风起

(1).风刮起来。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於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 杜甫 《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诗:“风起春灯乱, 江 鸣夜雨悬。”《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风起时,有千尺翻头浪。”

(2).比喻事物的兴起。《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襍遝,熛至风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万物之奥》:“海内之士,响应风起;俊雄英豪,辐至蜂止。”《汉书·息夫躬传》:“如使狂夫嘄謼於东崖, 匈奴 饮马於 渭水 ,边竟雷动,四野风起。”

举世

整个人世;全世界

举世闻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嗣音

(1).保持音信。《诗·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郑玄 笺:“嗣,续也。女曾不传声问我,以恩责其忘己。” 朱熹 集传:“嗣音,继续其声闻也。”

(2).指连续传寄的音信。 宋 曾巩 《送钱生》诗:“去矣善自立,毋使嗣音稀。”

(3).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 清 陈鳣 《对策·文选》:“ 唐 宋 元 明 ,各有沿袭; 班 扬 张 左 ,孰可嗣音?” 严复 《<古今文钞>序》:“三十年以往,吾国之古文辞,殆无嗣音者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