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岁·其五

作者:王邦畿 朝代:明代

癸巳岁·其五原文

黄鸟嗟流落,狂歌野水西。

他人将谓父,居士近无妻。

香橘青犹嫩,柔桑绿已齐。

瞻言周道远,何处一枝栖。

诗词问答

问:癸巳岁·其五的作者是谁?答:王邦畿
问:癸巳岁·其五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癸巳岁·其五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王邦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邦畿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参考注释

黄鸟

(1).鸟名。有两说。《尔雅·释鸟》:“皇,黄鸟。” 郭璞 注:“俗呼黄离留,亦名搏黍。”黄离留,即黄莺。 郝懿行 义疏:“按此即今之黄雀,其形如雀而黄,故名黄鸟,又名搏黍,非黄离留也。”《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黄鸟为悲鸣,哀哉伤肺肝。” 赵幼文 校注:“《诗经·黄鸟篇》序:‘《黄鸟》,哀三良也。’” 唐 李白 《江南春怀》诗:“青春几何时,黄鸟鸣不歇。”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分赋》:“却喜红英犹未落,况闻黄鸟且为懽。”

(2).《诗经·秦风》篇名。《左传·文公六年》:“ 秦伯 任好 卒,以 子车氏 之三子 奄息 、 仲行 、 鍼虎 为殉,皆 秦 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清 姚鼐 《咏古》:“上有《黄鸟》吟,下有寒兔顾。”

(3).《诗·小雅》篇名。《毛诗序》:“黄鸟,刺 宣王 也。” 朱熹 《诗集传》则说是“民适异国,不得其所,故作此诗”。

流落

穷困失意,在外漂泊

流落他乡

狂歌

纵情歌咏。 汉 徐干 《中论·夭寿》:“或披髮而狂歌,或三黜而不去。” 唐 杜甫 《赠李白》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词:“説剑论诗餘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陈去病 《昼寝杂感》诗:“客难解嘲俱未洽,狂歌哀哭更何徒。”

水西

(1).泛指水的西边。 唐 刘长卿 《寄灵一山人初还云门》诗:“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唐 赵嘏 《汾上宴别》诗:“一樽花下酒,残日水西树。”

(2).古寺名。 唐 时胜地。包括 水西寺 、 水西首寺 、 天宫水西寺 。 唐 李白 《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 水西 ?乘舟弄月宿 涇溪 。” 王琦 注引《江南通志》:“ 水西山 ,在 寧国府 涇县 西五里,林壑邃密,下临 涇溪 。旧建 宝胜 、 崇庆 、 白云 三寺…… 宝胜寺 即 水西寺 , 白云寺 即 水西首寺 , 崇庆寺 即 天宫水西寺 也。” 唐 宣宗 《题泾县水西寺》诗:“ 长安 若问 江 南事,説道风光在 水西 。”

(3).花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花》:“水西花,叶如萱艸,花黄,夏开。”

他人

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居士

(1)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2)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香橘

(1).橘名。 唐 韩翃 《送客还江东》诗:“把手閒歌香橘下,空山一望鷓鴣飞。”

(2).橙之一种。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王洙 注:“ 蜀中 有给客橙,似橘而非,若柚而香。”

柔桑

(1).指嫩桑叶。《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郑玄 笺:“柔桑,穉桑也。”《魏书·李安世传》:“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採。” 宋 王安石 《郊行》诗:“柔桑採尽緑阴稀,芦箔蚕成密茧肥。”

(2).始发芽的桑树。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八:“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復纤纤。”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词:“谁家寒食归寧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瞻言

有远见的言论。《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郑玄 笺:“圣人所视而言者百里,言见事远而王不用。”一说,瞻,明见;言,助词,无义。见 高亨 《诗经今注》。

周道

(1).大路。《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 朱熹 集传:“周道,大路也。” 唐 柳宗元 《故试大理评事裴君墓志》:“栈车草草,我来周道。” 周泳 《杂诗》:“茂草掩周道,凄风吹我襟。”

(2). 周 代治国之道。《荀子·非相》:“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 周 道。”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故自 幽厉 之间, 周 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 唐 韩愈 《原道》:“ 周 道衰, 孔子 没。” 章炳麟 《与简竹斋书》:“曩令 周公 不制礼乐,无 周 道传子之义,则始终偁王尔。”

(3).普遍的道理。《荀子·解蔽》:“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於成积也。”

(4).遍于道路。《史记·孔子世家》:“﹝ 齐 ﹞陈女乐文马於 鲁 城南 高门 外, 季桓子 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 鲁 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於政事。” 司马贞 索隐:“谓请 鲁 君为周偏道路游行。” 宋 辛弃疾 《满江红·和卢国华》词:“ 汉 节东南,看駟马光华周道。”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一枝栖

比喻栖身于极小的地方。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李义府 始召见, 太宗 试令咏乌,其末句云:‘ 上林 多许树,不借一枝栖。’帝曰:‘吾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参见“ 一枝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