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

作者:张继先 朝代:宋代

金丹诗四十八首原文

人有金丹可返魂,常流迷道不知吞。
朱禽若启岩前地,白鹿须投海底门。
欲得必先调气马,由来宜急锁心猿。
善男善女寻真诀,莫把形容化土坟。

诗词问答

问:金丹诗四十八首的作者是谁?答:张继先
问:金丹诗四十八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继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继先名句大全

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书法欣赏

张继先金丹诗四十八首书法作品欣赏
金丹诗四十八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金丹

(1).古代方士炼金石为丹药,认为服之可以长生不老。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鍊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鍊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 宋 陆游 《兀坐颇念游历山水戏作》诗:“昔嘆远游生雪鬢,近缘多病学金丹。”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我呢,倒不要紧,只要将那道士送给我的金丹吃下去,就会飞升。”

(2).指鸦片、红丸一类 * 。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一:“﹝ 小喜 ﹞后来吸上了金丹,就常和邻近的光棍们来往,当人贩,卖寡妇,贩金丹。” 阮章竞 《赤叶河》第一部:“赶快弄钱去 高庄 买金丹,留大先生住一宵,好好的求求他。”

返魂

回生,复活。 唐 温庭筠 《马嵬驿》诗:“返魂无验青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环缘》:“愿效微力,令尊宠返魂现形。” 清 丘逢甲 《新池石阙篇》:“灵药返魂魂不起,菊花一夜抱香死。”

常流

(1).长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司马贞 索隐:“常流,犹长流也。”

(2).河流的正道。《史记·河渠书》:“延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方远游。” 司马贞 索隐:“言 河 之决,由其源道延长弛溢,故使其道皆离常流。”

(3).凡庸之辈。《晋书·习凿齿传》:“璅璅常流,碌碌凡士,焉足以感其方寸哉!”《旧唐书·陆元方传》:“ 陆景初 才望高雅,非常流所及。”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高 氏世居畎亩,没没于常流,殆与草木共腐。”《明史·费震传》:“资格为常流设耳,有才能者当不次用之。”

(4).常例。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斯岂非国之大事,不可限以常流者耶?”

迷道

(1).迷失道路。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煒 因迷道失足,坠於大枯井中。” 许地山 《集外·女儿心三》:“不是迷道,这么晚一个小姑娘夹着包袱,在这样的道上走,莫不是私逃的小丫头?”

(2).指迷失佛道。《三论玄义》卷下:“所以然者,以其迷道,此是一失。”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白鹿

白色的鹿。传说仙人,隐士多骑白鹿

且放白鹿青崖间。——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底

(1) 海洋的底部

(2) 海床

欲得

(1).贪得。《老子》:“咎莫大于欲得。”《韩非子·解老》:“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餘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

(2).想要;愿意得到。 唐 高适 《渔父歌》:“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就是 廷秀 见説要请先生教他读书,也甚欲得。”

(3).须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种禾豆,欲得逼树。”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素食》:“葱白欲得多於菜;无葱,薤白代之。”

必先

(1). 唐 时应试举子相互间的一种称谓。谓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有推敬之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常言及第之岁,策试夜,有一同人突入试铺,为吴语谓 光业 曰:‘必先!必先!可以相容否?’ 光业 为輟半铺之地……居二日, 光业 状元及第。”

(2).以称下第的同人。 唐 韩仪 《记知闻近过试》诗:“短行轴了付三銓,休把新衔恼必先。”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三》:“ 韩仪 与关试后新人诗,有‘休把新衔恼必先’句,此必先又谓下第同人也。”

调气

(1).调养气息身心。 汉 陆贾 《新语·道基》:“调气养性,仁者寿长;美才次德,义者行方。” 唐 白居易 《负春》诗:“病来道士教调气,老去山僧劝坐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惟愿老夫子大人调气颐神,珍重柱石之身。”

(2).和调节气。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傅东耕教》:“今玄司调气,青祇佇节。”

来宜

谓适时而来。语出《诗·大雅·凫鹥》:“鳧鷖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毛 传:“宜,宜其事也。” 宋 范仲淹 《天骥呈才赋》:“异乎哉,神物来宜,天意纯嘏。”《宋史·乐志九》:“监观于下,福禄来宜。”

锁心

锁的柱形部分,转动钥匙时它跟着旋转

善男善女

佛教用语。原指皈依佛法的男女。后泛指信仰佛教的男男女女。

真诀

(1).妙法;秘诀。 唐 李白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真诀自从 茅氏 得,恩波寧阻 洞庭 归。”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序丹灶》:“如 东坡 先生、 杨元素 内相,皆密受真诀,知而不为者。” 明 屠隆 《綵毫记·归隐林泉》:“夫人, 天台 司马真人 ,同 华山 元丹丘 道者,在 金陵 相候,下官归见夫人,便欲一往叩求真诀。”

(2).指道士作法念咒时所捏的诀。《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吴君 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坛……念了几句‘乾罗恒那九龙破秽真君’的神咒,捏了一个三台的真诀,步了一个八卦的神罡。”

形容

描述

以寸管形容。——清· 林觉民《与妻书》

化土

佛家指三佛土之一的变化土。即佛为化度众生所化现的国土,亦即佛变化身所居之土。《成唯识论》卷十:“若变化身依变化土……佛变化身依之而住。” 唐 窥基 《成唯识论述记》卷十末:“化土虽復説法,神通增故立变化名,法乐义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