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浪淘沙原文

归意逐飞鸿。
点点书空。
爱渠南去晓烟中。
不似老人尘土里,一似痴聋。
庭院晚来风。
还过秋客。
旧时与客绕珍丛。
有酒不曾无客醉,欢与秋浓。

诗词问答

问:浪淘沙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浪淘沙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浪淘沙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曹勋浪淘沙书法欣赏

曹勋浪淘沙书法作品欣赏
浪淘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飞鸿

(1).指画有鸿雁的旗。《礼记·曲礼上》:“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孔颖达 疏:“鸿,鸿鴈也。鴈飞有行列,与车骑相似,若军前忽遥见彼人有多车骑,则画鸿於旌首而载之,使众见而为防也。”

(2).虫名。《逸周书·度邑》:“ 发 之未生,至于今六十年,夷羊在牧,飞鸿过野。”

(3).飞行着的鸿雁。 汉 马融 《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象飞鸿。” 南朝 宋 鲍照 《数诗》:“四牡曜长路,轻盖若飞鸿。” 清 龚自珍 《点绛唇》词:“目送飞鸿,影入长天灭。”

(4).指音信。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自视雏鷇,望君飞鸿,四十餘年,事如梦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无端天外飞鸿到,传得家庭噩耗来。”

点点

(1) 表面上的小记号;一个一个的微小的斑点

穿孔纸上透过点点的光斑

(2) 细微的迹象或轻微的痕迹

灰色中带点点蓝色

书空

(1).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余遂请 齐公 书於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只恨书空作 唐 字,独无炼石补天词。” 傅尃 《避地》诗之二:“那意书空成咤怪,转因避地得偷閒。”参见“ 书空咄咄 ”。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宋 赵师侠 《菩萨蛮·舂陵迎阳亭》词:“残角起江城,书空征雁横。”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尘土

细小的土灰

一似

很象。《孔子家语·正论解》:“ 孔子 适 齐 过 泰山 之侧,有妇人哭於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 唐 景云 《画松》诗:“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诗记得无。” 元 燕公楠 《答程雪楼见寿》词:“空自许!早摇落江潭,一似琅琊树。”《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见两个着皂衫儿的,一似虞侯府干打扮。” 郭小川 《登九山》诗:“大坝如铁壁铜墙,长渠一似飞龙走兽。”

痴聋

亦作“痴聋”。又痴又聋。谓呆笨无知。《韩非子·内储说上》:“婴儿痴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两下里都把真心瞒起来,一边假作痴聋,一边假为欢笑,倒弄得各怀一番假意了。” 瞿秋白 《文艺杂著·鞘声八》:“不要快活了! 满 蒙 的利益还轮不到你痴聋的阿家翁呢。”

庭院

正房前面的宽阔地带;也泛指院子

庭院纳凉。——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晚来

傍晚;入夜。 唐 杜甫 《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郭沫若 《芭蕉花》:“白日里家务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

旧时

过去的时候;从前;昔时

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陌上桑》

旧时茅店社林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

旧时栏楯。——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珍丛

美丽的花丛。 宋 晏殊 《菩萨蛮》词:“高梧叶下秋光晚,珍丛化出黄金盏。” 宋 朱熹 《次秀野韵》之二:“蜡屐未妨泥步稳,珍丛终恨雨来频。”

有酒

谓喝醉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你且住者,今日有酒也, 红娘 扶将哥哥去书房中歇息,到明日咱别有话説。”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二折:“ 李 顺,你有酒了,你歇息咱。”《 * 词话》第四三回:“ 月娘 见他有酒了,打发他脱了衣裳,只教 李瓶儿 与他磕了头。”

不曾

(1)

没有,从来就没有

一生不曾见过这种人

(2)

亦作“未曾”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