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山

作者:张伯玉 朝代:宋代

会稽山原文

稽山何崔嵬,奠此东南区。
群山状趋附,万壑流萦纡。
畴昔大禹来,简计天下书。
诸侯率麏至,万玉争凫趋。
防风独强梁。
后至行趦趄。
天威不可舍,改骨盈高车。
至今憔悴烟,惨澹藏封隅。
遂令百世后,尊王无异图。
乃知圣人心,赏罚尽贻谟。

诗词问答

问:会稽山的作者是谁?答:张伯玉
问:会稽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张伯玉的名句有哪些?答:张伯玉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稽山

会稽山 的省称。《晋书·隐逸传·夏统》:“先公惟寓 稽山 ,朝会万国。”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闻道 稽山 去,偏宜 谢客 才。” 宋 陆游 《沉园》诗之二:“此身行作 稽山 土,犹弔遗踪一泫然。”参见“ 会2稽 ”。

崔嵬

(1) 有石头的土山

慎事关门并早归,眼前恩爱隔崔嵬。——《 * 》

(2) 高大;高耸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封神演义》

东南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群山

(1) 山连山

群山环抱

(2) 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

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

趋附

迎合依附;趋炎附势

趋附权势

萦纡

盘旋弯曲;回旋曲折;萦回

云栈萦纡

畴昔

往昔;日前;以前

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礼记·檀弓》

畴昔之事

大禹

对 夏禹 的美称。《书·大禹谟》:“曰若稽古 大禹 。” 孔 传:“ 禹 称大,大其功。”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 大禹 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下书

指致送婚约;投递状纸

诸侯

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宋· 苏洵《六国论》

万玉

(1).指百官。 唐 高若思 《劝封禅表》:“徵万玉以警途,詔八神而弭策。”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警蹕干戈捧,朝宗万玉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看奎光飞躔紫宫,光摇万玉班中。”

(2).比喻众多色泽如玉之物。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诗:“爱其凌秋霜,万玉悬磊砢。” 宋 真德秀 《陈慧父竹坡诗稿》:“万玉兮森森,清风兮满林。”

凫趋

(1).像鸭子一样缓行。 宋 王禹偁 《尺蠖赋》:“寧鳧趋以鸿渐,不麏惊而鹊起。”

(2).像野鸭一样飞趋。比喻欢欣。 宋 陆游 《谢明堂赦表》:“奉五百里之驛书,徒深鰲抃;上千万年之圣寿,莫缀鳧趋。”

防风

(1).古代传说中部落酋长名。《国语·鲁语下》:“ 丘 闻之,昔 禹 致羣神於 会稽 之山, 防风氏 后至, 禹 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韦昭 注:“ 防风 , 汪芒氏 之君名也。” 汉 张衡 《思玄赋》:“嘉羣神之执玉兮,疾 防风 之食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驾》:“莫学 防风 随后到, 涂山 明日会诸侯。”

(2).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叶片狭长,开白色小花。根供药用,有镇痛、祛痰等作用。《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即以黄耆、防风煑汤数十斛,置牀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防风》:“铜芸、茴草、屏风、蕳根、百枝、白蜚。防者,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屏风者,防风隐语也。”

强梁

①强壮有力;勇武:强梁不能与天争。 ②强横凶暴:强梁世界,原无皂白|此乃凶险之顽人,强梁之悍妇。

至行

卓绝的品行。《晋书·朱冲传》:“少有至行,闲静寡欲,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南史·沉顗传》:“ 顗 字 处默 ,幼清静有至行。” 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书》:“伏惟阁下以直道相先帝,虽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纯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

天威

(1) 天道威严;也指帝王的威严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高车

(1).古代车篷高、供立乘的车。《释名·释车》:“高车,其盖高,立乘之车也。”《晋书·舆服志》:“车,坐乘者谓之安车,倚乘者谓之立车,亦谓之高车。”

(2).高大的车。贵显者所乘。《东观汉记·郭丹传》:“﹝ 郭丹 ﹞自去家十二年,果乘高车出 关 ,如其志焉。”《后汉书·郑玄传》:“昔 东海 于公 仅有一节,犹或戒乡人侈其门閭,矧乃 郑公 之德,而无駟牡之路!可广开门衢,令容高车。”借指贵显者。 唐 皎然 《咏史》:“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3).古代民族名。初号 狄历 ,也称 敕勒 、 铁勒 、 高车 、 丁零 。所乘车,车轮高大。参阅《魏书·高车传》、《新唐书·回鹘传上》。

(4).复姓。 北魏 有 高车门 。见《魏书·庾业延传》。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无音信

(2) 直到今天

憔悴

(1) 黄瘦;瘦损

憔悴孤虚。——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形容憔悴

憔悴了许多

(2) 枯萎;凋零

花有点憔悴

(3) 困顿

漂沦憔悴。——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生民憔悴

(4) 烦恼

何苦将钱去买憔悴,白折了五百两银子,又送了五条性命。——《二刻拍案惊奇》

惨澹

见“ 惨淡 ”。

封隅

见“ 封嵎 ”。

百世

很多世代;很长时期(一世,三十年)

斯固百世之遇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百世之怨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流芳百世

尊王

(1).尊崇王室。 春秋 时 周 王室衰微, 齐桓公 、 晋文公 等相继以“尊王”为名,称霸一时。《史记·太史公自序》:“ 赵夙 事 献 , 衰 续厥绪。佐 文 尊王,卒为 晋 辅。”

(2).指尊崇君上。 汉 蔡邕 《独断》:“太史公 司马迁 记事,当言帝则依违但言上,不敢渫瀆言尊号,尊王之义也。”

(3).崇尚王道。 宋 陈傅良 《送宋国博参议江东》诗:“ 武皇 好少臣已老, 孟子 尊王君尚霸。”参见“ 尊王攘夷 ”。

异图

反常的欲念;叛变的企图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赏罚

奖赏与处罚

赏罚分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