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作者:陆龟蒙 朝代:唐代

原文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诗词问答

问:《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的作者是谁?答:陆龟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陆龟蒙的名句有哪些?答:陆龟蒙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陆龟蒙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书法作品欣赏
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628-25

参考注释

霜实

经霜的果实。亦指霜后才甘美的果实。 宋 梅尧臣 《尹阳尉耿传惠新栗》诗:“金行气已劲,霜实緐林梢。” 宋 范成大 《两木》诗:“黄团挂霜实,大如崆峒瓜。”

半夜

(1) 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

(2) 一夜之半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天竺

我国古代称印度

云岑

云雾缭绕的山峰。高山。 晋 陶潜 《归鸟》诗:“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憇云岑。” 唐 杜甫 《过津口》诗:“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元 张雨 《八声甘州·舟次垂虹寄玄洲许道民》词:“渺云岑天末,烟江雨外,犹认芳华。”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两地

(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人种

人类的分支,它具有能由后代遗传的并足以鉴定它为一个独特的人类类型的特征

湘漓

湘水 与 漓水 的并称。旧误两者同源,实际 湘水 源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阳山 , 漓水 源于 苗儿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湘 灕 同源,分为二水,南为 灕水 ,北为 湘川 。” 唐 陆龟蒙 《和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 湘 灕 是 桂林 。” 程善之 《和孟硕狱中诗》:“ 湘 灕 南望愁云晏,万里乡关岁月迟。”

桂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漓江西岸,面积1983平方公里,人口69万。历来为南岭以南的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同时也是著名的风景城市,以奇丽的喀斯特风光闻名于世,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