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宋高宗书马和之唐风图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题宋高宗书马和之唐风图原文

重经偶令纂宝笈,一卷不期增学诗。

所好为君依古戒,历观刺晋絜今思。

成图其后谁双者,命笔以前神赴之。

兴至长言纪颠末,却多愧意鲜佳词。

诗词问答

问:题宋高宗书马和之唐风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题宋高宗书马和之唐风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题宋高宗书马和之唐风图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九

2. 内府旧藏宋高孝书马和之画诗经图甚夥遴其真者十二卷贮于景阳宫之后堂颜之曰学诗继复得闵予小子一什续入之近命内廷翰林续纂石渠宝笈适又得唐风一卷乃张丑曾载之清河书画舫冯铨摹其书于快雪堂帖予尝一再临写且为补采苓篇名者是卷二字具足后更有唐国十二篇五字洵为可珍亦仍弆之学诗堂以见延津之合

参考注释

宝笈

见“ 宝籍 ”。

一卷

一排。《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只见里面是小小的三间两捲房子。前一捲三间,通连左右两铺,靠窗南炕;后一捲,一明两暗。”

不期

(1)

(2)

没有约定

不期而遇

(3)

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将来,试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杀了。——《西游记》

历观

逐一地看。 汉 冯衍 《显志赋》:“歷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 晋 陆机 《豪士赋序》:“歷观古今,徼一时之功而居 伊 周 之位者有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歷观 秦 汉 以及 五代 ,諫諍而死盖数百人。” 清 方东树 《昭昧詹言·通论七律》:“歷观小才,多是辞不能达意。”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历观国内无一佳象,而仆则思想颇变迁,毫不悲观。”

汉 代楼观名。《汉书·扬雄传》:“登 歷观 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 颜师古 注:“ 舜 耕 歷山 ,故云然。”

其后

在某时之后

其后,事情仍无起色

命笔

执笔作诗文或书画

意得则舒怀以命笔。——《文心雕龙·养气》

欣然命笔

以前

指时间上某点、某个转折或某个事件之前

今三世以前。——《战国策·赵策》

神农以前。——《史记·货殖列传》

视三十年以前。——清· 洪亮吉《治平篇》

长言

(1).引长声音吟唱。语出《礼记·乐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郑玄 注:“长言之,引其声也。” 唐 元稹 《善歌如贯珠赋》:“长言邐迤,度曲 * 。”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者,咏言之谓,咏言即永言,永言即长言也……长言生于咏叹,故曲折而纡徐。”

(2). 汉 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与“短言”相对。《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 汉 何休 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 齐 人语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伐》:“长言,若今读平声;短言,若今读入声。”

颠末

本末;前后经过情形。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世南 既登览山川之奇秀,且得考覈其事之颠末,故详纪之,以告来者。” 清 恽敬 《答蒋松如书》:“数月来为吏事所苦,不得暇, 鹿耔 颇与知颠末,是以不及作报。” 夏承焘 《<又玄集>后记》:“爰付影印,以广流传,并识得书颠末如此。”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