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作者:徐瑞 朝代:宋代

对酒原文

坎止流行信此身,只凭诗酒过残春。
地偏自觉日成趣,道在何妨岁食贫。
且养金丹娱晚境,难将白发事时人。
但馀未了名山债,竹杖芒鞋入梦频。

诗词问答

问:对酒的作者是谁?答:徐瑞
问:对酒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徐瑞的名句有哪些?答:徐瑞名句大全

徐瑞对酒书法欣赏

徐瑞对酒书法作品欣赏
对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坎止流行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 张晏 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宋 张榘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賸把、锦云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不能乐天知命,坎止流行,与万物同始终,亦其学之不至也。” 清 顾炎武 《复张廷尉书》:“既荷白驹之赋远道相詒,坎止流行,元无固必。”

酒过

犹酒失。酒后所犯的过失。《晋书·周顗传》:“屡以酒过,为有司所绳。”《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性既褊急,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遏隐。”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先中翰》:“予尝与山人语,温温耳;而觉其中有不能自吐之块垒,被酒輒发。 中翰 心知其非酒过也,惟真感真,惟真忘真,不亦信夫。”

残春

指春天将尽的时节。 唐 贾岛 《寄胡遇》诗:“一自残春别,经炎復到凉。” 宋 李清照 《庆清朝慢》词:“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清 姚燮 《春江曲》:“飞花流水近残春,谁傍浓荫听杜宇?”

自觉

(1) 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自觉地遵守纪律

(2) 自己感觉到;自己有所察觉

疾病的个人自觉症状

成趣

成为散步的场所。趣,同“ 趋 ”。《文选·陶潜<归去来>》:“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李善 注:“《尔雅》曰:‘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 郭璞 曰:‘此皆人行步趋走之处,因以名。’” 逯钦立 校注:“成趣,成趋,成了散步塲所。”

谓自成佳趣。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庄公瑾书画》:“为人雅淡有高致,日登临山水,所至成趣,遇知己,觴咏竟日。” 阎纲 《论陈奂生》:“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何妨

(1)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食贫

过贫困的生活

自我组尔,三岁食贫。——《诗·卫风·氓》

养金

养治肺病。中医五行学说以肺归属于金,故称。 宋 赵师秀 《京华病后》诗:“早知諫猎非时节,只在山中自养金。”

晚境

晚年的境遇;晚年。 元 曹伯启 《泾阳述怀》诗:“晚境难期 博望侯 ,微官且学 子长 游。” 沙汀 《还乡记》一:“他有时却也不能不想到他的晚境。” 师陀 《期待》:“这两个丧失了自己独养子的老人……怎样彼此照顾,而又怎样度着他们的晚境呢?”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时人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未了

(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竹杖

竹制的手杖。《汉书·西域传赞》:“睹犀布、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 牂柯 、 越嶲 。”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 王母 留桃核。”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颇恋桃笙稳,行烦竹杖持。”

芒鞋

亦作“ 芒鞵 ”。用芒茎外皮编织成的鞋。亦泛指草鞋。 唐 张祜 《题灵隐寺师一上人十韵》:“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 宋 苏轼 《宿石田驿南野人舍》诗:“芒鞵竹杖自轻软,蒲荐松牀亦香滑。”《西游记》第四三回:“芒鞋踏破山头雾,竹笠冲开岭上云。” 闻一多 《死水·大鼓师》:“一角斜阳倒挂在檐下,我蹑着芒鞋,踏入了家村。”

入梦

指睡着( zháo ),有时也指别人出现在自己的梦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