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

作者:胡寅 朝代:宋代

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原文

正信风流不辱亲,高文还称掌丝纶。
岂惟补衮须词伯,自是安邦出诤臣。
岁晚已回松柏操,时来休爱水云身。
欲为公寿倡优拙,戏遣商山四老人。

诗词问答

问: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的作者是谁?答:胡寅
问: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胡寅的名句有哪些?答:胡寅名句大全

胡寅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书法欣赏

胡寅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书法作品欣赏
子正生日以黄柑为寿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正信

(1).佛教语。笃信 * 之心。《维摩经·方便品》:“受诸异道,不毁正信;虽明世典,常乐佛法。” 唐 白居易 《唐东都奉国寺禅德大师照公塔铭》:“起正信,见本觉。” 明 宋濂 《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苟无以耸动瞻视何以表真悟而啟正信哉。”

(2).谓笃信公理道义之心。 唐 元结 《与韦洪州书》:“里有正信之士为辩之,然后邻家通欢。”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不辱

(1).不辱没。《论语·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

(2).不耻辱。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 荆州 来京畿。”

高文

(1). 汉高祖 刘邦 和 汉文帝 刘恒 的并称。 汉 班固 《封燕然山铭》:“将上以攄 高 文 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2). 唐高祖 李渊 和 唐太宗 (谥 文皇帝 ) 李世民 的并称。 唐 杜牧 《感怀诗》:“ 高 文 会 隋 季,提剑徇天意。”

(3).指优秀诗文。亦用作对对方诗文的敬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喻蔽》:“格言高文,岂患莫赏而减之哉。” 宋 曾巩 《回傅侍讲启》:“高文大策,久耸动於朝端。”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六:“高文存逸调,豁达远权利。”

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 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於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记》称丝纶,所以应接羣后。” 唐 杨炯 《为刘少傅谢敕书慰劳表》:“虔奉丝纶,躬亲政事。”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折齿》:“奉丝纶来报里阎,访贤才作楫济艰。”

(2).钓丝。 唐 无名氏 《渔父》词:“料理丝纶欲放船,江头明月向人圆。” 宋 张先 《满庭芳》词:“金钩细,丝纶慢捲,牵动一潭星。”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媒议婚》:“笑满船空载明月,下丝纶不愁无处。” 胡惠生 《赠王亦梅》诗:“ 西湖 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3).即丝。粗于丝者为纶。 三国 魏 曹植 《车渠椀赋》:“緼丝纶以肆采,藻繁布以相追。”

岂惟

见“ 岂唯 ”。

补衮

(1).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宋 司马光 《谢门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备员諫省,容逆鳞之愚直,无补衮之嘉谋。”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功》:“一点丹衷期补衮,半生孝道成虚局。”

(2). 唐 代对补阙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词伯

称誉擅长文词的大家,犹词宗。 唐 宋之问 《伤王七秘书监》诗:“书乃墨场絶,文称词伯雄。”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继》:“诗情爽激,多金玉音。盖其累代词伯,积袭弓裘,其於为文,不雕自饰,丰姿清逈,有道者风。” 清 方文 《题张方伯忠节巷》诗:“公有舅氏 齐重客 ,七十八龄老词伯。”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安邦

使国家平安稳定。 汉 焦赣 《易林·家人之涣》:“解商惊惶,散我衣装,君不安邦。”《敦煌变文集·长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如来与説安邦法,故号《仁王护国经》。”《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少好於文,长习於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郭沫若 《牧羊哀话》三:“ 闵子爵 一连奏了几本,请朝廷除佞安邦,本本都不见批发。”

诤臣

谏诤之臣。引申指能指正先辈缺失的后辈。《 * 通·谏诤》引《孝经》:“天子有諍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唐 白居易 《采诗官》诗:“諍臣杜口为冗员,諫鼓高悬作虚器。”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段氏 就是这样极其精审地进行研究工作的。他是 许氏 的功臣,又是 许氏 的诤臣。”

柏操

亦作“栢操”。谓夫死不嫁的节操。 清 钱谦益 《母旌表节妇常氏赠安人制》:“兰仪永谢,栢操有闻。”参见“ 柏舟 ”。

水云身

佛教语。指行脚僧。因其身如行云流水,居无定处,故称。亦泛指来去自由、无所羁绊之身。 宋 周邦彦 《迎春乐》词之二:“他日水云身,相望处,无南北。” 宋 陆游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诗:“缚袴属櫜鞬,哀哉水云身。” 钱仲联 校注:“水云身,佛家语,行脚僧之称,行云流水之意。” 宋 陆游 《晨起》诗:“平生水云身,不堕车马境。”

倡优

(1).古代称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管子·小匡》:“倡优侏儒在前,而贤大夫在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蓄,流俗之所轻也。”《汉书·灌夫传》:“所好音乐狗马田宅,所爱倡优巧匠之属。” 颜师古 注:“倡,乐人也。优,谐戏者也。”

(2).娼妓及优伶的合称。倡,指乐人;优,指伎人。古本有别,后常并称。 唐 元稹 《诲侄等书》:“吾生长京城,朋从不少,然而未尝识倡优之门,不曾於喧哗纵观。” 清 龚自珍 《御试安边绥远疏》:“又禁内地倡优淫巧不许出 关 ,以厚其风俗。”《清史稿·食货志一》:“且必区其良贱,如四民为良,奴僕及倡优为贱。”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现在不过用男作家,女作家来替代了倡优,或捧或骂,算是在文坛上做功夫。”

商山

山名。在今 陕西 商县 东。亦名 商岭 、 商阪 、 地肺山 、 楚山 。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秦 末 汉 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晋 陶潜 《桃花源诗》:“ 黄 綺 之 商山 ,伊人亦云逝。” 唐 王湋 《送王闰》诗:“ 江 芜连 梦泽 , 楚 雪入 商山 。” 章炳麟 《訄书·相宅》:“奉駠驹黄牛以郊天於土中。 鄠杜 竹林, 商山 甘木, 汧 濒牧马,不膴於 关中 ,不可以居。”参见“ 商山四皓 ”。

老人

(1) 上年纪的或较老的人

(2) 上了年纪的父母或祖父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