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作者:张继先 朝代:宋代

清平乐原文

天先天后。
真土藏灵秀。
妙用自然循火候。
节节薰烝教透。
不分龙麝檀沈。
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诗词问答

问:清平乐的作者是谁?答:张继先
问:清平乐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清平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继先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继先名句大全

张继先清平乐书法欣赏

张继先清平乐书法作品欣赏
清平乐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天后

(1). 唐高宗 永徽 六年废 王皇后 ,立 武宸妃 ( 则天 )为后。 高宗 称 * , 武后 称 天后 。见《旧唐书·则 * 后纪》。

(2).道教神名。 唐 陆龟蒙 《入林屋洞》诗:“题之为 左神 ,理之以 天后 。”自注:“ 林屋洞 为 左神 幽虚之天,即 天后真君 之便闕。”

(3).即天妃。海神名。 清 袁枚 《新齐谐·天后》:“ 林远峯 曰:‘ 天后 圣母,余二十八世祖姑母也。未字而化,灵显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风涛不测,呼之立应。’”参见“ 天妃 ”。

真土

(1).在一个地方自然形成的土壤。对“客土”而言。《汉书·陈汤传》:“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

(2).佛教语。真佛土的略称。谓佛真身所住的法性土,对化身所住的化土而言。《药师本愿功德宝卷》:“玄妙消息,不动巍巍,真土立根基。”

灵秀

清秀美好

聪慧灵秀

妙用

奇妙的作用或用处

妙用无穷

自然

(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火候

(1) 烧火的火力强弱和时间长短

做菜时要掌握火候

(2) 比喻修养的程度

他的演技还不到火候

(3) 比喻关健时刻

正在战斗的火候上,援军赶到了

节节

(1) ∶接连地,一个接着一个地

节节胜利

(2) 稳定地,持续地

芝麻开花节节高

不分

(1).不服气;不平。《南齐书·王僧虔传》:“ 庾征西 翼 书,少时与 右军 齐名, 右军 后进, 庾 犹不分。” 宋 梅尧臣 《龙柏》诗:“苦练不分颜色近,紫荆未甘开谢迟。”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蓴鱸不分因秋起,块垒生憎借酒浇。”

(2).不料。 唐 陈陶 《水调词》之二:“容华不分随年去,独有妆楼明镜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移镇》:“天下事,鬢边愁,付东流。不分吾家小 杜 ,清时醉梦 扬州 。” 清 朱彝尊 《咏古》诗之一:“ 汉皇 将将屈群雄,心许 淮阴 国士风。不分后来输 绛 , 灌 ,名高一十八元功。”

(1).不分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则思路不分,文情专一。”

(2).不分别,不分辨。 和谷岩 《茶花艳》八:“不要一出事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狠抓,那样难免会出问题的。”

龙麝

(1).龙涎香与麝香的并称。 宋 陶穀 《清异录·武器·风流箭》:“ 宝历 中,帝造纸箭竹皮弓,纸间密贮龙麝末香。每宫嬪羣聚,帝躬射之,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宫中名风流箭。”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三:“﹝ 梅侍读 询 ﹞好洁,衣服裒以龙麝,其香数步袭人。”

(2).泛指香料。 唐 司空图 《牡丹》诗:“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明 王錂 《春芜记·报仇》:“金屋遍奢华,列琼筵满引流霞。博山龙麝,把银瓶遍插名花。”

通心

谓内心通达。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一》:“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通心则其言之略,懦则不能强諫。”

待得

等到。 宋 孙光宪 《生查子》词:“待得没人时,偎倚论私语。” 宋 范成大 《元日马上二绝》之二:“待得江风欺老病,何如閒健一蓑归。”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待得来时春尽也,梅著子,笋成竿。”

消息

(1) 情况报道

消息灵通人士

(2) 音信

杳无消息

浑身

全身

吓得浑身发抖

变见

亦作“ 变现 ”。1.改变其原来的样子而出现。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听经神变见,説偈鸟纷紜。”《新唐书·陈夷行李绅等传赞》:“然其言荒茫漫靡,夷幻变现,善推不验无实之事。” 元 王恽 《过鹿台山》诗:“行经 双蟾岭 ,石怪惊变现。”

(2).出现变异现象。《新唐书·天文志序》:“至於天象变见所以谴告人君者,皆有司所宜谨记也。”

真金

纯金;真正的金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炙法》:“色同琥珀,又类真金。”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 沧浪洲 ﹞又有金莲花,研之如泥,以间彩绘,光辉焕鑠,与真金无异。”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黄金》:“ 广南 货物,以蝉蜕壳调水描画,向火一微炙而就:非真金色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