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宫人

作者:项斯 朝代:唐代

旧宫人原文

自出先皇玉殿中,衣裳不更染深红。
宫钗折尽垂空鬓,内扇穿多减半风。
桃熟亦曾君手赐,酒阑犹候妾歌终。
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

诗词问答

问:旧宫人的作者是谁?答:项斯
问:旧宫人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旧宫人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项斯的名句有哪些?答:项斯名句大全

项斯旧宫人书法欣赏

项斯旧宫人书法作品欣赏
旧宫人书法作品

全唐诗:卷554-89

参考注释

自出

(1).自逃在外。《左传·成公十二年》:“ 周公 出奔 晋 ,凡自 周 无出, 周公 自出故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请囚,请亡,於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

(2).犹自首。《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

(3).出自于。《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北魏 李谐 《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

(4).自己制订;自己创建。《北史·齐纪中论》:“ ﹝神武﹞ 迁 鄴 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 太祖 文武自出,群臣莫及。”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 陈君举 为名师,自出新学,文体一变。”

(5).甥之代称。《左传·成公十三年》:“ 康公 ,我之自出。” 杜预 注:“ 晋 外甥。” 唐 王勃 《上从舅侍郎启》:“虚霑自出之荣,无媿诸甥之列。” 唐 杜甫 李之芳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客居逢自出,为别几凄然。”

先皇

指已死的皇帝

昔先皇颁。——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玉殿

(1).宫殿的美称。 三国 魏 曹植 《当车以驾行》诗:“欢坐玉殿,会诸贵客。” 南朝 梁简文帝 《有所思》诗:“寂寞锦筵静,玲瓏玉殿虚。” 宋 杨万里 《拟归院柳边迷》诗:“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明 贝琼 《经故内》诗:“山中玉殿尽苍苔,天子蒙尘岂復回。”

(2).借指朝廷,天子。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3).指传说中天界神仙的宫殿。 南朝 宋 谢庄 《送神歌》:“神之车,归清都。琁庭寂,玉殿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如玉殿 嫦娥 ,微现蟾宫素影。”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且慢自叫閶闔,轻干玉殿。”

衣裳

衣服的通称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与衣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泪满衣裳。——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不更

(1). 秦 爵名。《左传·成公十三年》:“﹝ 晋 ﹞获 秦 成差 及不更 女父 。” 杜预 注:“不更, 秦 爵。”《商君书·境内》:“公爵,自二级已上至不更,命曰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裊,四不更。” 颜师古 注:“言不豫更卒之事也。”

(2).不改变。《商君书·垦令》:“迂者不饰,代者不更,则官属少而民不劳。”

(3).不经,未曾经过。《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今之赋颂,古诗之流。不更 孔公 ,风雅无别耳。” 吕延济 注:“更,经也。 脩 言今 植 之赋颂乃与古诗相类,虽不经 孔子 删定,与《诗》之风雅无异焉。”《宋书·周郎传》:“宫庙遭不更之酷, 江 服被未有之痛,千里连死,万井共泣。”

(4).不懂。《新唐书·吴凑传》:“府中易 凑 贵戚子,不更簿领,每有疑狱,时其将出,则遮 凑 取决,幸苍卒得容欺。” 宋 王安石 《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愚不更事物之变,备官节下,以身得察於左右。”

不再。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曩基即先筑,故池不更穿。”

宫钗

宫女所戴的宝钗。 唐 项斯 《旧宫人》诗:“宫釵折尽垂空鬢,内扇穿多减半风。”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馆娃宫怀古次韵》:“草碧未能忘帝女,燕轻犹自识宫釵。”

内扇

宫扇。宫廷仪仗用的扇子。 唐 项斯 《旧宫人》诗:“宫釵折尽垂空鬢,内扇穿多减半风。”

减半

减少一半。 晋 潘岳 《西征赋》:“忍生民之减半,勒东岳以虚美。”《晋书·邓粲传》:“ 尚公 等无以难之,然 粲 亦於此名誉减半矣。”《南史·何点传》:“兄 求 亦隐 吴郡 武丘山 。 求 卒, 点 菜食不饮酒,讫于三年,衣带减半。”《宋史·河渠志一》:“併为一则劳费自倍,分二流则劳费减半。”

酒阑

谓酒筵将尽。《史记·高祖本纪》:“酒阑, 吕公 因目固留 高祖 。”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阑言希也。谓饮酒者半罢半在,谓之阑。” 唐 杜甫 《魏将军歌》:“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 鲁迅 《集外集拾遗·<无题>诗之二》:“皓齿 吴 娃唱《柳枝》,酒阑人静暮春时。”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御水

宫禁中的河水。《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苟营私门,多蓄财货,缮修第舍,连里竟巷。盗取御水以作鱼钓,车马服玩拟於天家。” 李贤 注:“水入宫苑为御水。” 唐 贾岛 《送于总持归京》诗:“出家初隶何方寺?上国 西明 御水东。”

谓避水害。《山海经·西山经》:“﹝ 崑崙之丘 ﹞,有木焉,其状如棠,华黄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东流

(1) 水向东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

不通

(1).阻塞;不通达。《左传·成公十三年》:“东道之不通,则是 康公 絶我好也。”《楚辞·九辩》:“閔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

(2).不相往来。《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絶。”

(3).不共同使用。《礼记·内则》:“外内不共井,不共湢浴,不通寝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

(4).不明白;不了解。《汉书·哀帝纪》:“皇天降非材之佑, 汉 国再获受命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 冲 等不通大体,敢以陈闻。” 王愿坚 《普通劳动者》:“说着,他动了真气,象不屑于和这个不通情理的人说话似的,一翻身躺下去。”

(5).谓学识浅陋。 汉 王充 《论衡·别通》:“夫通人犹富人,不通者犹贫人也。俱以七尺为形,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无一牒之诵。”

(6).谓文理悖谬不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是为一论物体,一就人情,殊不通矣。”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鼎甲》:“邑宰见其文,以为不通,贴文於照墙,不取。”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