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

作者:李弥逊 朝代:宋代

原文

曾倚沉香作好妆,竹篱茅屋肯深藏。
天寒翠袖留空谷,岁晚长眉闭上阳。
投辖尚能来好事,着鞭应恐并馀芳。
广平赋罢诗肩瘦,不为梅花恼石肠。

诗词问答

问:《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的作者是谁?答:李弥逊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弥逊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弥逊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李弥逊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书法作品欣赏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沉香

(1) * 带常绿乔木名。树干高大,木质坚硬,有香味,可作细工用材及薰香料。

(2) 薰香料名。又称沉水香、蜜香。

作好

谓徇私偏好。《书·洪范》:“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孔颖达 疏:“动循先王之正义,无有乱为私好,谬赏恶人。”《荀子·修身》:“《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

竹篱

用竹编的篱笆。《南史·王俭传》:“ 宋 世,宫门外六门城设竹篱。” 南唐 李中 《寄刘钧秀才》诗:“野鸟穿莎径,江云过竹篱。”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黄二官 家的门外稻场,四面有疏疏的竹篱围着。”

茅屋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寒翠

指常绿树木在寒天的翠色。 南朝 梁 范云 《园橘》诗:“芳条结寒翠,圆实变霜朱。” 唐 张仲素 《宫中乐》诗之五:“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宋 林逋 《山村冬暮》诗:“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

留空

书写物或印刷品的词间或行间空白

长眉

(1).纤长的眉毛。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晋 崔豹 《古今注·杂注》:“ 魏 宫人好画长眉。” 南朝 梁 何逊 《离夜听琴》诗:“美人多怨态,亦復惨长眉。”

(2).借指美女。 唐 李贺 《湖中曲》:“长眉 越 沙采兰若,桂叶水葓春漠漠。” 唐 李贺 《许公子郑姬歌》:“自从小靨来东道,曲里长眉少见人。”

上阳

(1).谓天上的阳气。《汉书·五行志上》:“ 刘歆 以为上阳施不下通,下阴施不上达,故雨。”

(2). 唐 宫名。 唐 杜牧 《洛阳》诗:“疑有女蛾西望处, 上阳 烟树正秋风。”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春光又入 上阳 间,日绕龙鳞识圣颜。”参见“ 上阳宫 ”。

投辖

《汉书·陈遵传》:“ 遵 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輒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两端的键。后以“投辖”指殷勤留客。 唐 杜甫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诗:“甘从投辖饮,肯作致书邮。” 明 徐渭 《吴宣府新膺总督》诗:“最怜投辖相知客,不得随车负此情。” 清 曹寅 《西池集饮喜晤陈心简》诗:“非干投辖数,所恨识君迟。”

好事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着鞭

(1).鞭打;用鞭子赶。《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权 乘骏马越 津桥 得去”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权 乘骏马上 津桥 …… 谷利 在马后,使 权 持鞍缓控, 利 於后著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 清 曹寅 《九月七日蒙阴晓发》诗:“天色微沾雨,林香缓著鞭。”

(2).《晋书·刘琨传》:“与 范阳 祖逖 为友,闻 逖 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虏,常恐 祖生 先吾著鞭。’”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后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宋 陆游 《书事》诗之三:“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著鞭。”

(1).鞭打;用鞭子赶。 金 元好问 《榆社硖口村早发》诗:“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2).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 元 耶律楚材 《屏山居士<鸣道集说>序》:“昔予尝见《鸣道集》,甚不平之,欲为书纠其芜谬而未暇,岂意 屏山 先我着鞭,遂为序。”

(3).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这是条 * ,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

平赋

公平课税。 南朝 宋 何承天 《社颂》:“称物平赋,百姓熙雍。”

诗肩瘦

原谓贫寒与苦吟使诗人的肩胛耸起。后形容诗人苦吟。语本 宋 苏轼 《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之二:“遥想后身穷 贾岛 ,夜寒应耸作诗肩。”《红楼梦》第五十回:“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梅花

(1) 梅树的花

(2) 〈方〉∶腊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石肠

犹言铁石心肠。 宋 范成大 《惜交赋》:“虽君子之石肠兮,固将狥乎市虎。”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